本報訊記者吳文婧
2月14日夜間,通策醫療與和仁科技同時公布公示,雙方一致同意停止股份轉讓協議。耗時9月,這樁深受市場關注的“A吃A”從此草草收場。
協議終止原因不明
事情回朔至2022年5月16日,通策醫療、和仁科技與此同時公告顯示,和仁科技大股東杭州市磐源集團有限公司及控股股東楊一兵、李軍與通策醫療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通策醫療擬以現金結算方法轉讓和仁科技7879.53億港元股權,交易額為7.69億人民幣。如交易成功,通策醫療將擁有和仁科技29.75%的股權,作為其第一大股東,通策醫療老總呂建明將成為和仁科技控股股東。
那時,呂建明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提及,自己和和仁科技實際控制人楊一兵對數字化醫療、信息化建設層面的發展理念同樣,在業務上的價值觀念一致;最后達到收購協議,大約僅用了一周多的時間。企業并購結束后欲把和仁科技打造成為多大專醫療管理公司。
與高姿態公布回收時完全不同是,兩家公司于今年2月14日夜間公布的通知中,都未談及協議終止的具體原因,僅簡短表明多方一致同意停止股份轉讓協議,多方不用對協議終止承擔任何合同違約責任。
“買家”通策醫療據透露,對于公司先前收取的訂金1億人民幣及具體造成利息,將依據原約定書的時間也退回。此次回收協議終止不會對公司正常的經營情況造成影響,不存在損害公司與中小型股東利益的情形。
但是,2月15日早上,記者在和仁科技股票吧里看到,不少朋友對公司股份轉讓事宜忽然停止并沒有能告之前因后果一事提出異議。
當天,我們以投資人真實身份打電話和仁科技,企業證券部人員回復說,接到自然人股東通告時僅反映了停止股權轉讓是經過多方綜合評定、溝通協商,達成一致,該具體內容已經在聲明中公布,但主要原因自然人股東也并未詳盡告之。
針對上市企業未公布停止公司股權轉讓的詳細理由,有中介服務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說:“完好性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則之一,針對投資人做出正確項目投資分辨至關重要。上市企業理應真正、精確、詳細、及時的公布信息內容,那也是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程度的一種體現,伴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監管部門針對信息公開強監管、嚴格要求,將更突出注重維護保養投資人的合法權利?!?/p>
再次籌備引進戰略股東
值得關注的是,在相關停止股權轉讓公告公布前一周,和仁科技股票價格曾發生大幅波動。
2月9日盤里,和仁科技股票價格爆跌,一度暴跌13.9%,截止到收市跌8.46%;2月10日收市,和仁科技又跌去8.29%。但在2月10日,和仁科技仍在投資者平臺上公布回應投資人稱,公司控股股東與通策醫療公司股權轉讓事宜依然在正常的推進中,通過和股權轉讓合同各方面的溝通交流,現階段各方對該買賣交易意愿和合同中早已起效確認過的相關事宜沒變化。
與此同時,便與通策醫療公司股權轉讓事項最遲交收結束時間,企業回復說:“根據協議多方于2023年1月16日簽訂的合同補充協議,多方一致同意促使協議書于簽定今后的11個月交收進行且招標方完成股權轉讓款付款,最遲交收進行日將延至2023年4月中下旬?!?/p>
但是,過了幾天,以上買賣卻正式宣布停止,引起了投資人懷疑。
IPG我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說:“管控權買賣宣布不成功,對交易雙方的上市公司來講僅僅原先的戰略意圖無法完成,對企業本身經營方面從未有過直接關系,但對于看中這一買賣交易投資者來說可能會因股票價格大幅度變化而遭到直接經濟損失?!?/p>
據統計,和仁科技作為國內比較早進到臨床醫學數字化醫療的商品服務提供商之一,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醫療服務信息化管理行業,實際上,在此次收購協議終止以前,和仁科技曾謀求與國有資本協作,也無功而返。
向前回朔,2021年12月14日,和仁科技公告顯示,大股東磐源投資及控股股東楊一兵、李軍與航天城(廣州市)信息內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如交易完成后,廣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將成為和仁科技的控股股東。
2022年5月16日,和仁科技在公布與通策醫療買賣的前提下宣布與科學城集團的出讓停止,停止原因為:“《股份轉讓協議》等所合同約定的合同生效時限到期且起效標準未所有造就?!?/p>
和仁科技在2月14日的通知中再一次提及,為進一步提升公司效益與價值,提升上市企業環境整治和穩定發展水平,公司控股股東及控股股東還將繼續籌備在合適的時間引進戰略股東,帶領公司發展趨勢。對于公司后面引進戰投的進展,《證券日報》新聞記者也將持關心。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