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行業數字化轉型有沒有根本解?
數字化轉型高價值場景如何落地?
數字化技術如何助力企業利潤提升1%?
8月中旬,2025年公路建設科技創新交流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圍繞“數智綠色賦能公路再創新 共繪高質量發展新藍圖”主題,宣傳、共享科技創新優秀成果和寶貴經驗,用科技創新力量不斷推動公路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交通強國、科技強國建設。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鵬翊在大會平行交流會——數智交通科技創新交流期間作報告,系統回答了公路建設行業普遍關注的數字化轉型三大核心問題。
以價值為導向,推動精細化管理落地
王鵬翊分析,當前,建筑行業正處于雙曲線換軌階段,公路建設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企業發展目標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項目管理方式由粗放式轉向精細化、作業方式由勞動密集型轉向智能建造、生產手段從傳統生產轉向工業化發展,科技手段從信息化轉向數字化,項目精細化管理成為施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他表示,無論是中國中鐵“大商務”管理的“六量管控”、中國鐵建“大成本”管理的“兩量管理”,還是中國交建“項目是成本中心”理念下的“量價雙控”,都指向項目成本精細化管理中的“量控”。以工程造價10億元、橋隧占比30%~40%的公路工程項目為例,通過量控手段,可實現混凝土(含原材)降本0.6%、鋼筋降本0.3%~0.4%、路面(水穩、瀝青)降本0.2%、土方降本0.3%、勞務降本0.1~0.2%,項目利潤提升1%不是夢。從這個角度看,價值導向是數字化轉型的根本解,而價值的實現,關鍵在于成本精細化管理。
王鵬翊認為,成本是“控”出來的,但量控面臨“三多、三高、三低”的挑戰:“三多”即現場多、分項工程多、廠站多?!叭摺奔错椖客顿Y體量大,控制要求越來越高;現場變化多,協同要求越來越高;線路長幅度大,崗位要求越來越高?!叭汀奔磾底只鳂I工具缺失、數據協同力低、工具應用能力低。為了更好地應對挑戰,廣聯達打造了“AI+數字量控解決方案”,通過數據驅動,賦能作業升級,推動“人管”到“數管”,做到精細化管理,實現項目利潤提升1%。
AI+數字量控解決方案,助力打造高價值應用場景
王鵬翊介紹,AI+數字量控解決方案以3項自研技術(AI+BIM+PaaS)為支撐,9套專業化工具(AI+BIM算量、智慧物料、智慧勞務、移動收方、土石方航測、三維形象進度、數字拌合站、智慧梁場、數字鋼筋廠)為載體,1個大數據分析為手段,實現工程量貫通、兩量部位量控、成本核算溯源,讓專業工具提升作業水平,讓先進技術提升協同效率,讓精準算法提升數據洞察,讓項目量控更簡單、高效,快速實現項目利潤提升1%。
抓源頭,精準工程量。公路工程算量數據體量大、人員要求高、復核效率低、數據共享難。方案打造BIM精算毫厘級核心優勢,實現AI抄圖跑出10倍速:AI大模型5分鐘智能分組,20分鐘抄錄整冊,甩掉手工操作,算量快人一步;三維精算不差毫厘:AI識圖秒尋參+BIM建模自驅動,復雜異形結構工程量輕松計算,讓每一種量都有據可依、有理可查,降低審計風險;一量多用深溯源:一份工程量數據可直接生成招標清單、投標測算、0#臺賬、材料臺賬、分包臺賬;量量相通效益升:工程量數據可通過excel文件、API接口接入企業項管系統,物料、進度、鋼筋、計量支付等系統,進行成本管控,助力效益提升;AI數字助手,讓新人秒變專家:24小時在線的DeepSeek大模型,讓算量新人快速上手,輕松融入項目。
控過程,部位級量控。一是砼部位量控。借助公路算量、智慧物料、數字拌合站、PMSmart等專業工具,做到同步設計量定基準、原材料真實足量進場、自動讀取施工配合比及實際生產量、無人過磅雙向校核、實時分析與告知,實現“設計-實耗”損耗的自動實時分析,預警、過程實時分析,使項目混凝土成品損耗率降低2%~4%,混凝土核算效率提升2~5倍。同時通過AI賦能稱重,實現材料驗收環節精細化管理。二是鋼筋部位量控,智能化翻樣下料,讓鋼筋利用率提高3%~5%。借助智慧物料、數字鋼筋廠、PMSmart等專業工具,BIM聯動翻樣,一鍵生成翻樣單;AI算法優化斷料,提升余料利用率;智能建造數控設備聯動,原材料質量可追溯;電子出庫單部位核算,成本可控,真正實現“進場-生產-配送-核算”全過程精益管理,降低1%~2%的鋼筋損失,鋼筋翻樣、核算效率提升30%,管理效率提升2倍。三是土石方部位量控,無人機自動收方。借助BIMTwins無人機一體化應用,實現傻瓜式便捷操作完成土石方測量收方;AI算法保證土石方測量計算精度,應用于現場土石方管理應用;一站式高效解決斷面收方業務,從云端跑圖高效得到正射或傾斜攝影模型,AI算法保證測量精度,收方模塊一次配置多次使用,快速計算得到土石方工程量,成果支持分享及導出,讓勞務超結率降低1%~2%。四是勞務部位量控,無感自動考勤打卡,勞務工資發放無風險。方案聚焦“用量、控量”,通過對下清單量復核、過程驗工收方臺賬記錄及材料節超分析表實時輸出,形成全流程、閉環式的用量管控體系,為項目經濟活動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促改進,每周部位成本核算。方案針對產值收入與現場實際偏差大、成本核算與現場實際偏差大的管理難點,通過成本核算溯源,讓核算與現場零偏差,成本創效2~3‰。借助公路算量、形象進度、PMSmart等專業工具,自動統計實際完成工程量,反饋更及時;自動套價計算產值收入,讓產值與實際零偏差;自動匹配部位,按部位獲取主材應耗與實耗數據,按部位跟蹤分包總控量、收方量。實現每周部位級成本核算。
明確轉型路徑,方案“不省錢,不要錢”
據王鵬翊介紹,AI+數字量控解決方案已在全國多個項目應用,并取得了驕人成績。中國鐵建某高速公路項目線路里程30.1公里,應用方案3人40天完成項目25.8億元算量工作。某高速公路項目全長21.77公里,AI算量助力發現業主清單缺失細目項17處,圖紙問題匯總錯誤39處,橋梁分項工程匯總量及量差9處。保利長大某高速項目鋼材智造集中配送中心鋼筋體量大、配送路線長、現場隊伍多,通過精準量控,鋼筋損耗降低1%,減少鋼筋成本浪費600余萬元;通過精益生產,聯動現場加工設備進行智能化升級,勞務人員從60余人減至30人,節約勞務費用900余萬元……
王鵬翊坦言,AI+數字量控解決方案的脫穎而出,根源在于廣聯達深厚的技術積淀和對創新不懈的追求。深耕建筑數字化領域近30年,廣聯達自主研發,打造“一橫一縱一AI”,攻壘建筑行業關鍵核心技術,構建了建筑產業新質生產力數字底座。“一橫”即廣聯達建筑業務平臺,是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產業業務PaaS平臺;“一縱”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三維圖形平臺,能夠全面支持基于三維圖形平臺的應用開發;“一AI”即建筑行業AI大模型,支撐設計、交易、建造階段的AI+應用場景,推動建筑行業實現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賦能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從實踐來看,應用AI+數字量控解決方案,可以推動企業從“人管”到“數管”的轉變,實現項目增收降本,提升項目盈利能力。通用項目應用企業項管方案,定標準、管流程,可以實現規范化管理,提升基準盈利水平;重點項目應用項目量控方案,可以實現管理提效,創效5%、降本1%;全部項目應用企項一體化方案,可以實現管理創新,推動能力提升與固化,引領企業持續發展。
最后,王鵬翊表示,公路建設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升級,需要系統思考、分步實施,廣聯達將一路相伴:一是提供技能培訓,通過項目成控方案內訓課,讓人員2天掌握軟件用法;二是固化行為,實行項目應用陪伴,助力企業打造應用標桿;三是總結推廣,總結項目應用成果、價值,在企業全面推廣。此外,他承諾:企業應用AI+數字量控解決方案,“不省錢,不要錢”。此舉無疑將為“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保障,加快推動公路建設行業數字化轉型。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