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包桂林田鵬
2月14日,稅務機關曝出幾起稅收違規違紀案子,主要包括2位主播闖“線”踩“雷”。據了解,該2位網絡主播均因未依規辦理納稅申報少繳個稅而各自被追繳稅款、另收稅款滯納金并處罰款17.67萬元和18.57萬余元。
伴隨著以上案子的曝出,以網絡直播平臺為新起所代表的文化娛樂行業偷漏稅難題再度引發關注。據《證券日報》新聞記者整理,自2021年稅務機關初次曝出主播偷漏稅案至今,這已經是第7次曝出該類案子。
“合法納稅應該成為每一位從業人員的‘必修課程’,而不能成為無關緊要的單選題?!敝醒胴敶筘斦悇諏W院專家教授白彥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說,不論是中國實體經濟,或是互聯網經濟商圈之中,依法經營、合規管理繳稅,都應該是所有企業登記應盡的責任,那樣才能更好地維護保養稅收公平。與此同時,完成對高收入人群稅收調控,將貧富差距操縱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近些年,行業監管部門陸續公布多種規章制度提升網絡直播平臺盈利個人行為規范化正確引導,鼓勵支持網絡直播平臺依法合規經營。2022年3月25日,我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稅總局、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確立網絡直播平臺上傳者嚴格規范繳稅、依規享有稅收優惠政策。2022年6月22日,我國廣播電視總局、文旅部又發布《網絡主播行為規范》,確立主播理應屬實申請收益,嚴格履行納稅時間。
在監管環節中,稅務機關借助稅收數據剖析,對有稅務風險的依照“提醒提示、落實整改、提醒談話警告、立案偵查稅務稽查、通報曝光”的“五步工作法”進行處置。與此同時,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增加整治力度,尤其是持續推進文化娛樂行業環境整治,機構依法查處了一批演藝明星和主播偷漏稅案子。
先前,國稅總局稽查局局長江武峰在國家稅務總局2022年度發布會上詳細介紹,2022年全年度總計曝出6起演藝明星和主播偷漏稅案子,說明了“偷騙退稅必嚴查”“犯罪行為必懲處”的嚴肅觀點。
白彥鋒稱,在云計算技術大力支持,在我國稅收管理的精確性不斷提高,充分體現“對高個人信用中低風險納稅人不打攪、少打攪,對低個人信用高危納稅人嚴管理、嚴監管”。
中國社會保障學好績效考核管理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近些年,在我國不斷加大對偷漏稅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在規模性減稅降費政策環境下,對偷逃稅騙退稅產生高壓態勢。尤其是把影響力比較大、工資收入比較多的社會發展知名人士、演藝明星、直播網紅等偷漏稅個人行為做為嚴厲打擊關鍵,合理保護了國家稅法稅收征管和金融紀律的權威性。
有關稅務機關確立,今后將進一步依規強化對網絡直播平臺從業者的稅金服務與稅收征管,不斷提高網絡直播行業從業者稅法遵從度,促進行業長期性標準持續發展。
談起怎樣進一步塞住該領域的逃稅漏稅,張依群提議,最先提升重點區域、重點群體偷漏稅個人行為依法查處;次之,加強宣傳擴張社會效應,不斷提升人民納稅意識與責任;再度,健全稅收征管,建立和完善常態稅務稽查規章制度;最終,加強社會信用體系組織建設和管束,提升偷漏稅的處罰力度和紀律、社會道德懲罰幅度。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