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安趙彬彬
2月15日,國家醫保局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確立各個醫保部門要采取有力措施,激勵對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自行申請辦理開啟門診統籌服務項目。
中國某知名醫藥業上市企業相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這次現行政策確立藥房作為我國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組成部分,現階段各地實際實施細則仍待確立。下一步,企業將高度關注各地區的政策執行落地式狀況,爭取、申請。
公司、顧客等多重獲利
《通知》確立,在提升藥方運轉管理工作,要借助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服務平臺,加速醫療保險電子處方核心落地應用,完成醫保定點醫院電子處方流暢運轉到定點零售藥店。
定點零售藥店門診統籌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可操作和本城鎮職工指定基層醫療衛生同樣的社保待遇現行政策。此外,指定醫藥機構可以為對符合條件的病人出具長期性藥方,最多可辦理12周。
以上著名醫藥業上市企業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實際上《通知》相關知識系個人醫保賬戶改革創新的延續。
中信證券券商報告也提出,此次通告應該是2020年8月26日國家醫保局頒布的《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進一步填補,且推動速率超過預期。
該券商報告表明,以后零售藥店領域頭部企業還將繼續享有政策利好,在個人醫保賬戶改進的過程中更多的承攬醫院門診慢、特病藥品零售業務流程。長遠來看,門診統籌資質證書與個人帳戶有希望進行穩定工作交接銜接,門診統籌資質證書也為藥品零售行業帶來增加量客流量及增量市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巨豐投顧高端投資咨詢森林明向《證券日報》記者說,此次《通知》直接將零售藥店和醫院藥房中間連通。將來,消費者可以手里拿著醫院門診藥方,到院內外探尋銷售市場最低價位購藥。對消費者來說,將來的就診成本費有希望大幅度降低。
某醫藥連鎖相關人員對《證券日報》新聞記者稱,用戶在未列入門診統籌藥房選購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藥物,會比在定點醫療機構選購更貴一些。伴隨著該政策的落地,不僅方便普通百姓低價購藥,同時也將大大提高定點零售藥店的競爭能力,也為定點零售藥店產生增加量收益。
“可是,藥方流失對用戶私人信息監管方面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議顧客選擇正規的銷售渠道選購。”森林明表示,此次《通知》執行也雪藏了市場中偽劣藥、過期藥及其無良商家的生存環境。
徐州經開區招商局局長史周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說,在政策落實環節中,還存在著各個方面難題必須多方面關心,主要包括零售藥店門診服務的質量控制難題、藥品招標的公平公正問題以及醫保支付標準的統一性難題。
行業集中度即將提高
《通知》明確提出,城鎮職工醫保部門要提升申請資格、健全服務規范,立即為對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開啟門診統籌服務項目。與此同時,申請辦理開啟門診統籌提供服務的定點零售藥店應當符合有關要求,可以進行門診統籌連接網絡實時結算。
國金證券研報覺得,《通知》激勵主動提出指定零售藥房開啟門診統籌服務項目,并且對申請資格作出確立限定,利好消息頭頂部藥店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健全定點零售藥店門診統籌付款及配套措施,藥房在終端醫藥銷售的必要性及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并加快推進藥品運轉。
森林明表示,《通知》確立擬參加的定點零售藥店不僅要有資金扶持,還需要在人員、會計、體系等硬件配置層面,及其信息化管理、醫保費用清算等軟件層面都需要達到一定規范,才有可能享有本次政策利好。“多方面利好消息下,我們判斷,只需做到《通知》規定的賣家都是會踴躍參與?!鄙置饔X得。
以上醫藥連鎖相關人員覺得,本次現行政策落地執行后,有關上市公司有希望憑借管理方法、知名品牌等方面的優勢,完成首先獲益。
東新科技高端投資咨詢秦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說,《通知》中要求醫保結算周期時間有益于藥房資金周轉。對于本次《通知》更加實際產生的影響,則主要看全國各地實施細則落地式狀況?!霸跇藴驶c嚴格要求下,高品質運營藥房將擁有更多競爭優勢。未來不清除業內龍頭企業打開并購整合的概率”。
海南博鰲診療經理鄧之東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將來,業界中小型、點射藥房和不合規藥房將逐漸喪失競爭能力,市場整合企業并購加快,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高。
森林明表示,從《通知》內容來看,本次政策要求了定點零售藥店可以根據參保人需要提供物流配送服務,運送費用不進醫保付款范疇,這一政策也許會給藥業流通業提供新的核心競爭力。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