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禾(九元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在投資工作中,我們將面臨許多挑戰。我們的投資組合市值將上下波動:今天,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股票大幅下跌。當我晚上回家時,我看到市值下跌了5%;明天,上市公司宣布重組進入新行業,股價上漲3%。這些都讓很多投資者心煩意亂,不僅賺不到多少錢,甚至家庭關系也很緊張。
事實上,投資并不需要那么困難。秘訣是,投資者需要制定自己的尺子來計算整個投資組合的真實價值。然后,只要我們用這個尺子來衡量我們的投資業績,而不是用外部報價來衡量我們的投資業績,我們就可以冷漠,把市場波動視為過眼云煙。
我認識一個靠收租為生的人。他在一線城市有四五套房子,每個月有兩三萬元的房租。他過著悠閑的生活。這幾年房價不穩定,我想他一定很擔心房子的下跌,結果他說:“反正每個月租金都很多,我怕什么?“不管他拿著估值高的房子是否容易投資,至少這種“只看房子產生的利潤和現金,不看房子的報價”的思維方式讓他非常平靜。
既然可以這樣思考房子的投資,為什么證券投資者不能這樣思考自己的股票?為什么看著自己的賬戶,然后說“哦,我又賺了幾萬”“哦,我剛賺了幾萬,賠了十萬?!?。投資者可以向依靠房屋租賃的人學習,打開他們的股票賬戶,然后說:“這些企業每年給我10萬元的利潤,同時給我3萬元的股息。至于他們的市值,我一點也不在乎?!?/p>
只要有這個“內在價值的尺子”,我們的投資思路就會變得清晰簡單。我們根本不需要關心市場的日漲跌。今年投資組合的市值漲了50%,跌了30%,跟我們無關。我們只需要為自己設定一個基本面,每年上升15%、20%,甚至30%的目標都可以(在不成熟的市場,當資金量不大的時候,30%是可以嘗試的目標)。只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根本不需要去看市值的漲跌。
計算投資組合的內在價值是一件簡單但有點繁瑣的事情。這就要求投資者列出所有股票,從公告或數據庫中找到每股凈利潤、每股凈資產、每股股息等指標,然后乘以這些指標和股票數量,最后總結果,以獲得投資組合的財務價值。在大多數情況下,財務價值可以看作是一個類似于內在價值的數字,而一些偏差需要手動和主觀地糾正。
聰明的讀者會發現,在上述計算中,沒有股價、市場價值和市場報價。決定投資組合價值的因素只有利潤、資產、股息和股票數量。至于每股報價是多少,這并不重要。通過這種方式計算投資組合的價值,我們可以說:“為什么市場波動對我有好處!”
推廣這種計算方法,我們甚至可以在資產包的計算中包含所有其他投資產品。例如,房屋產生的凈利潤等于年租金減去裝修折舊、房屋折舊、空置期、物業費等項目;銀行存款產生的凈利潤等于其利息;黃金產生的凈利潤為零,不同。
在計算這種跨資產的基本面之前,我們會對不同的資產有不同的感受:房子可以用來居住,銀行存款穩定,股票市值跳來跳去,黃金閃閃發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資產的利潤本質上是相同的:出租房屋獲得的現金和購買股票獲得的股息現金有什么區別嗎?股票的股息每年都不一樣,房地產的租金能保證每年一樣嗎?股票可能有風險,但房子沒有風險嗎?那些被樓下鄰居砸了承重墻,或者在隔壁建了一個垃圾處理廠的倒霉房東,一定是這么想的。
通過基本面計算,即使用“我們自己計算的基本面尺”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將所有資產進行比較。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資產之間的優缺點,并且很容易在它們之間做出選擇。
有些人可能會說:“基本面的尺子有什么用?畢竟,如果我們想花錢,我們仍然需要看看市場價值是多少?”是的,基本面的尺子在短期內無法實現。但是,我們投資的目的是每天實現它嗎?
如果你根本不能用這些錢,他們的短期實現能力有多重要?當投資者的組合能夠以每年20%甚至30%的速度實現基本面增長時,比如一二十年,投資者的市值變化肯定會無限接近他的基本面增長率。
市場的變化是危險的,投資生活是可怕的。對許多投資者來說,投資并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然而,當你有自己的“價值尺”,百分之百地衡量你的投資業績時,你會突然發現你的投資工作變得簡單、快樂和高效。你不想有這么神奇的尺子嗎?然后快速計算它!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