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譚楚丹
為迎接國慶長假后的首個交易日,券商加班加點做好準備。
證券時報編輯獲悉,10月7日,有券商和銀行溝通后將銀證轉賬時間大幅提前。比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公告稱,根據部分存管銀行安排,支持8日銀證轉賬時間提前至7:30。編輯注意到,國元證券的部分合作銀行支持8日銀證轉賬時間提前至7:00。
在交易系統方面,多家券商表示,公司在長假期間已對通信帶寬、交易后臺系統等進行擴容和優化,并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10月7日,各券商配合交易所完成了系統開機連通性測試,并與銀行等其他外聯單位開展聯通測試,以確保節后交易通道暢通無阻。
此外,編輯了解到,許多券商在長假期間加班加點處理投資者的開戶審核。
銀證轉賬時間大幅提前
9月24日以來A股持續上漲,許多投資者加倉進場。在國慶節前的交易中,有銀行出現銀證系統卡頓的情況,一度影響投資者轉賬操作。
編輯注意到,在10月7日,多家券商告知投資者,銀證轉賬時間已大幅提前,以避免出現瞬時操作緩速的情況。比如中信證券APP在10月7日公告稱,根據部分存管銀行安排,10月8日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將于7:30開市支持三方轉賬(不含信用);農業銀行將于8:00開市支持三方轉賬(不含信用)。據悉,以往多數銀行在交易日的8:30或9:00才支持銀證轉賬。
平安證券表示,此前公司已聯合5家銀行開放7×24小時銀證轉賬業務,交易日和節假日銀證轉賬均不受限。
深圳一名券商營業部人士表示,考慮到9月底以來開戶人數大增以及部分投資者加倉需求,上述舉措可以緩解銀證系統短時壓力,更重要的是能快速響應投資者的資金出入需求。
券商IT系統擴容
國慶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交易火爆,成交額突破2.6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面對國慶節后首個交易日,券商系統能否經受考驗,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話題。
海通證券相關人士告訴編輯,在國慶假期,公司科技團隊對系統運行數據分析評估之后,針對性地進行調優及擴容,確保系統在高負荷下的穩定性。在交易系統性能、容量保障方面,技術團隊7×24小時密切監測信息系統運行指標,結合自研的新一代分布式核心交易系統和云計算基礎設施,在突發行情面前實現交易系統快速擴容,以有效應對突發行情。
廣發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應對近日市場交易量激增,公司即時啟動了系統性能容量評估與擴容工作。同時,廣發證券建立了以首席信息官為作戰指揮負責人的實時穩定性保障機制,確保在交易高峰期或突發情況下,能夠迅速調動資源、協調各方力量。公司還在多地部署備份系統和應急恢復設施,通過實時監控和自動切換技術,確保在主系統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接管,保障交易的連續性和安全性。
編輯獲悉,德邦證券在9月30日收盤后組織一支由軟件研發、應用運維、基礎運維相關人員組成的交易系統優化戰役團隊,經過國慶節7天加班加點的準備,目前交易系統已經具備順暢支持“9·30峰值”3倍容量的服務能力。
凌晨加班審核開戶
除IT系統保障及擴容外,證券時報編輯注意到,券商開戶及開展開戶審核工作貫穿整個國慶長期。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透露,節假日期間投資者入市意愿熱度不減?!皬念A約開戶數據可看出,較過往1個月的平均數量,增長幅度達150%左右??腿耗挲g結構上,80后、90后的客戶居多,甚至有部分00后客戶。”
長江證券上海臨港新片區營業部人士告訴編輯,此次假期該營業部線上線下共開了數千戶。
開戶人數激增也導致券商中后臺審核工作量劇增。據了解,投資者填報開戶資料后,券商需要進行審核、電話回訪等。目前,券商審核壓力較大,華南一家大型券商經紀業務人士表示,在假期,為及時處理開戶審核,有的同事甚至加班到凌晨兩三點,也有同事早上五六點就來公司加班。
華安證券相關人士表示,為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國慶期間公司上下內部動員,分支機構加大人員值班、排班量,保障人力支持,全力縮短用戶咨詢與開戶周期,加快客戶啟用賬戶的時間,提升投資體驗。
此外,為幫助投資者及時把握市場熱點,有券商財富管理部門在假期推出系列直播路演,邀請金牌投顧詳解市場走勢和投資熱點。有券商互聯網金融部門人士告訴證券時報編輯,國慶假期觀看人數較多,比往日的數據要好。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