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殷高峰期
光伏龍頭隆基綠能不斷深耕細作分布式系統銷售市場。2月21日在下午,隆基綠能西安總公司發布隆基向日葵花2.0。隆基向日葵是隆基綠能去年推出的領域第一個一站式戶用光伏解決方法。本次公布的2.0商品應該是以前新產品的全新升級。
“一款產品打江山的年代早已結束,分布式系統市場需要精細化營銷?!甭』G能分布式系統中國大陸部首席總裁牛燕燕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
“現階段,在政府與市場等諸多要素的推動下,光伏發電的裝機規模正在快速提高。”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到接納《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光伏發電將來的發展空間還將持續擴張,這將會成為產業發展的聚焦點。
光伏發電有望持續提高
來源于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在我國新增加光伏裝機容量為87.41GW,在其中集中式光伏發電廠、光伏發電新增加投運容積分別是36.29GW和51.11GW。電監會新能源技術和可再生資源司副司長熊敏峰在2月16日的光伏產業2022年發展趨勢回望與2023年局勢未來展望研討會上表明,光伏發電年增加攢機首次突破50GW,同比增加75%,占全部太陽能發電新增加裝機規模的60%,變成新增加光伏裝機的關鍵能量?,F階段光伏市場展現出集中型發電廠、工業分布式系統、戶用光伏“三分天下”的新格局。
“工業分布式系統和戶用光伏都是屬于分布式系統,不難看出,光伏發電市場占有率已經不斷發展?!鼻疟砻?,從光伏發電的特征看,其不僅低碳環保,并且具有以用戶側自發性自購、過多用電量手機上網并且在供配電系統均衡調整等優點。
也也正是因為光伏發電的諸多優點,近些年,現行政策方面不斷加碼,促進光伏發電的高速發展。
2021年,能源局出臺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規定光伏發電“宜建盡建”與“應當連接盡接”。上年,我國住房城鄉建設部與國家發改委頒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創建公共性行政機關工程建筑、新創建工業廠房屋頂光伏普及率爭取做到50%。
在政府的推動下,2021年,中國新增加光伏裝機54.88GW,在其中光伏發電達29.27GW,占有率53.33%,初次超出集中式光伏發電廠的裝機規模。上年占有率也是做到60%。
“從發展趨勢來看,上下游原料價格的下降,及其終端需求的進一步加大,必定會促進光伏發電發展趨勢?!鼻疟砻鳌?/p>
隆基綠能深耕細作光伏發電
“近些年,企業還在持續加大光伏發電的規劃,并加強精細化營銷能力?!迸Q嘌啾砻?,隆基綠能早已從傳統的部件服務提供商轉變成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及其依據分布式系統銷售市場用戶和消費者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發布Hi-MO6這種分布式系統情景專享組件產品。據統計,Hi-MO6組件產品是隆基綠能上年11月份上線的配備HPBC新型電池科技的組件產品。
“HPBC新型電池非常適合光伏發電組件產品的新型電池技術性,這也是目前業內批量生產轉化效率最高新型電池之一,在分布式系統銷售市場,HPBC新型電池大有可為?!鄙虾=淮筇柲馨l電研究院院長沈文忠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牛燕燕詳細介紹,HPBC充電電池是市場目前為止批量生產高效率最大的電池,專業版批量生產高效率已經突破25%,而累加了氫鈍化處理科技的pro版本號高效率更是高達25.3%。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隆基向日葵花2.0將只選用Hi-MO6部件?!斑@也標志著光伏市場多元化時期總算到來了,已經發展到部件多元化個性化時期,弱肉強食,優勝劣汰,務必多方位轉換構思才可以在銷售市場占得一席之地。”牛燕燕稱。
牛燕燕表明,本次公布的2.0版本號應該是上年公布的隆基向日葵的升級版,在其中擴大了與平安的深化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十至十五年金融理財產品服務項目,這可以為公司的代理商小伙伴提供更好的商品選擇,確保她們的市場競爭力及業務開發水平,釋放出來更多盈利空間。但對于終端設備普通百姓而言,也充實了商品的挑選,在靠譜前提下,可以門檻較低乃至無門檻地享受到綠色能源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那也是從過去的生產制造邏輯思維開始向服務項目思維轉換的一個反映。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