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邢萌
2月22日,第一家科創板企業杭可科技公開發行的GDR宣布在瑞交所發售。到此,滬深交易所電腦主板、創業板股票、科創板上市都有企業公開發行的GDR登錄瑞交所。新聞記者綜合性整理同花順軟件iFinD數據及股票公告發覺,自2022年2月11日數據共享存托業務流程最新政策發布以來,包含杭可科技等在內的10家A股上市企業公開發行的GDR在瑞交所發售,總計融資總金額達33.6億美金。
“科創板的立減GDR代表著國內資本市場擴大開放進一步擴大,高質量的科創公司慢慢得到海外交易中心及國際投資人的認同。”沙利文大中華地區合作伙伴兼執行總裁陸景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這將起到榜樣帶頭作用,在未來將會越來越多科創板企業考慮到根據海外發售GDR的形式籌措資金,進一步深化中歐國際金融市場數據共享。
瑞交所成GDR受歡迎發售地
數據共享存托業務流程最新政策擴展了參加業務海內外證交所的范疇。地區層面,從上海交易所拓展至深圳交易所,對符合條件的滬深交易所上市企業可以申請到中國證監會承認的海外銷售市場發售GDR。海外層面,從英國拓展至德國瑞士、德國市場。
“現階段,A股上市企業赴海外發售GDR的政策指引和執行過程逐漸成熟,為地區金融市場連接著更加多樣化的海外金融市場;現行政策鼓勵更多地區高品質上市企業擴寬海外融資方式,又為境外投資者帶來了參加地區金融市場的新途徑,深入開展了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制度型開放?!比鹗裤y行全世界投資銀行部中國地區負責人朱正芹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自此,瑞交所變成受歡迎發售終點,滬深交易所三大板塊——電腦主板、創業板股票、科創板上市GDR新項目陸續落地式。
具體而言,2022年7月28日,科達制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國軒高科4家第一批滬深交易所電腦主板企業公開發行的GDR在瑞交所發售;相隔近兩個月后,9月21日,第一家創業板公司九強生物公開發行的GDR在瑞交所發售;在今年的2月22日,第一家科創板公司杭可科技公開發行的GDR在瑞交所發售。
人民大學重陽節金融研究院研究員級陳治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相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瑞交所具備高效率、開放式的金融環境,深深吸引廣泛全世界投資人,國內企業趕赴瑞交所發售有益于加重國外市場對中國企業的掌握。與此同時,瑞交所具備完善的監督機制和技術平臺,這就意味著登錄瑞交所的中國公司都要經過規范審批的,有助于促進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和專業發展,有益于進一步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
鋰離子電池企業融資需求急切
資料顯示,以上10家企業通過發售GDR,總計融資規模達33.6億美金。在其中,東方盛虹、國軒高科、欣旺達分別由7.18億美金、6.85億美金、4.4億美元融資經營規模居前。
陸景表明,GDR海外融資新項目擁有業務開拓范圍廣、融資額主要用途靈便、審批流程更為光滑等特性,有益于加快企業國際化發展,促使公司不久的將來有更多機會激發世界各國全產業鏈,達到發展需要。
值得關注的是,鋰電池企業變成瑞交所上市關鍵能量,獲得全球投資人的熱捧。據了解,上述情況10家企業當中,欣旺達、國軒高科、杭可科技等6家來源于鋰電池行業,占比達60%。以欣旺達為例子,有關GDR新項目得到投資人的積極申購,并完成了相對較高的外資企業投資人獲配占比。
“鋰離子電池企業融資需求急切,與此同時順應了國外投資人的項目投資必須,共同推進了行業企業爭相根據GDR發售?!标愔魏夥治稣J為,一方面,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作為極為重要的動力裝置,市場需求不斷增長,鋰電池行業發展機會寬闊,企業融資需求急切;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鋰電池行業核心技術多次獲得重大突破,國外市場也對中國優秀企業關心增長,與此同時帶來了項目投資需求的增加。
有利于華企提高國外名氣
總體來說,GDR已經成為A股上市企業海外融資的重要途徑之一,赴瑞交所上市公司總數愈來愈多。除了以上10家單位外,也有37家單位正在推進GDR發售過程。從發售進度來說,方大炭素、先導智能腳步更快,有關GDR新項目均獲兩個地方監管部門的審批;星源材質等3家GDR新項目獲中國證監會審批,2家GDR新項目獲瑞交所監管局有附加條件準許;其他公司還在穩步推進中。
陸景表明,當前中國企業紛紛根據GDR赴海外融資,提高了中國企業在全世界特別是歐洲地區知名度,在更豐富的的投入交易的前提下構建起國際名牌力。
陳治衡表明,從行業的角度看,中國和歐洲經濟發展和科技存在較大的多樣性。企業可以通過GDR發售獲得更多彼此認同和資金扶持,為推進彼此的專業人員溝通交流奠定基礎,從而推動技術性創新融合和產業結構升級。此外,兩個地方銷售市場在交易和產業要求上具有較大差別,為異地公司帶來了普遍市場需求相輔相成機遇,促使彼此企業能夠互利共贏。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