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孟珂
2月20日,北京交易所籌劃已久的做市商制度正式啟動,超九成第一批做市標的股票完成增漲。截止到當天收市,北京交易所市場里上漲幅度排名前三的個股為凱德石英石、駿創科技和晶賽高新科技,都為做市股。
據了解,有13家證券公司參加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共涉及做市標的股票36只,在其中22只求北證50成分股,占比達到58.77%。截止到當天收市,北證50指數值點收1029.92點,漲幅為0.59%,進行做市業務的個股成交額較上個星期均提高7.37%,價錢均值增漲1.66%,運作總體平穩。
從漲幅比較好的前三只股票來說,凱德石英石2月20日成交額1243萬余元,比前一個交易日(2月17日)174萬余元成交額增614%;駿創科技2月20日成交額3106萬余元,比前一個交易日1910萬余元成交額增62%;晶賽高新科技2月20日成交額611萬余元,比前一個交易日164萬余元成交額增272%。
北京交易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運行,對北京交易所通脹預期的提高具有積極主動效用。一是為市場產生增量資金,做市個股成交額變大。二是推動了流動性指標的提升。三是做市交易量往北證50指數成份股聚擾。當日做市交易交易量總計2476.03萬余元,22只北證50成分股做市交易量1928.19萬余元,占有率77.87%。做市業務當日,行業整體運行平穩,做市交易業務流程運行平穩,做市技術性系統的功能正常的,做市價格積極主動,做市責任執行情況良好。
36只做市標底股中已經有8家公布2022年年報披露時間,7家歸母凈利都預估比2021年有所增長。與此同時,第一批做市股自主創新特點獨特,19家企業被國家工信部定性為專精特新企業“孵化器”公司,“專精特新企業”公司占有率52.78%,2021年均值研發強度達8.40%,技術創新能力較為突出。在其中諾思蘭德、創遠信科研發強度超20%,創維電力能源等5家企業的研發費用達1億元以上。
據了解,此次篩選北京交易所做市標的股票主要有邏輯性:一是看準流通性水準不錯、市場認可度相對較高的高品質領頭股票,在嚴控風險前提下探尋北京交易所做市策略,如北證50指數權重股貝特瑞和吉林碳谷都有好幾家做市向其做市。二是充分發揮保薦業務和做市業務協同作用,為我們公司證券承銷股票做市,如中信證券為潤農節水、中航泰達做市,安信證券為恒進磁感應做市,光大證券為華燈源海做市。
三是一部分歸屬于先前新三板做市個股再次做市,如恒泰證券為龍竹高新科技、春色藥裝、三祥高新科技做市。
那樣變成做市標底和股權融資標底有什么區別?廣東省能量股權基金管理方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做市是證券公司用白花花的銀子進到北京交易所二級市場,存有給做市標底背書的很有可能,而股權融資是證券公司借款為投資者,投資人買進股權融資標底的舉動。做市標底的挑選完全取決于做市,股權融資標底的挑選通常是交易中心依據流動性和總市值挑選出的。將來做市標底、融資融券標的及其北證50成份股會有重合的現象,上市企業僅有勤勤懇懇、搞好銷售業績,才能被投資人見到。
恒泰證券做市交易部負責人鄭平德對《證券日報》記者說,現階段北京交易所銷售市場存在流通性分裂加重的情況,一部分企業股票發生流通性委縮的現象,北京交易所通脹預期既受限于投資方向與融資需求兩端供需匹配難題,也受到了發展趨勢擴充期分階段客觀原因牽制。
“對行業來講,北京交易所引進做市商制度有益于改進通脹預期,提高市場成交人氣值,并為用戶提供了上市公司參照價格,穩定下來市場對于公司二級市場價格的期望,提高了投資人的買賣參加意向。此外,在這個市場產生暴漲暴跌時,做市可以為銷售市場提供一定的流通性,調控非理性的買賣,對二級市場價格起到一定的‘推進器’功效,而且一定程度填補了北京交易所準入門檻堡壘相對較高的不夠,增強了北京交易所在金融體系上對實體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编嵠降抡f。
光大證券新三板做市業務部總經理陳揚表明,做市商制度做為買賣體制的一個填補,充實了市場簽單深層,為日后推動指數值ETF等新品打下良好基礎。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