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孟珂
近年來,新三板掛牌、北京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均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在其中,新三板新增加58家,北京交易所新增加9家。
2月17日,全國股轉公司公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掛牌規則》(下稱《股票掛牌規則》),打造了“1+5”的多樣化會計質量標準體系,達到儲備掛牌企業、全國各地“專精特新企業”公司、高新企業的掛牌上市要求。
“新三板掛牌標準的變化,明顯展現了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寬容,針對具有一定運營理論基礎成長型的中小企業帶來了更強支撐,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市場的需求?!北本┦欣锿顿Y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合作伙伴常春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說,新三板做為中小型企業標準整治“示范田”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器”,發揮了承前啟后功效,新三板的高質量建設,必然將進一步提升北京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和品質。
提升掛牌上市標準
搭建“1+5”會計質量標準體系
《股票掛牌規則》確定了全面推行股票注冊制中的掛牌上市審批分配,改善了掛牌上市標準,打造了“1+5”的多樣化會計質量標準體系。業內人士表示,本次新三板提升掛牌上市準入機制,好幾套指標值精確對接北京交易所企業上市條件,兼具了適用技術創新初創公司和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符合我國發展戰略規定,反映新三板與北京交易所一體發展趨勢特點。
“變更后的掛牌上市標準清晰明確、可操作性強,展現了新三板對創新企業的精準寬容、對傳統產業中小型企業轉型發展的高效適用?!遍_源證券北京交易所科學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具體而言“1+5”的資金規范,據北京交易所負責人介紹,有關“1”,針對新經濟領域、基礎設施行業申請掛牌公司,會計規范大幅度降低,能夠運營不滿兩年,免除每股公積金的需求,適用出色創業者或卵化分割出的公司。
“一方面,與以往掛牌上市標準對經營年限、每股公積金規定‘一刀切’不一樣,這套會計規范迎合初創公司的實際需要,取消期限和每股公積金規定;另一方面,放開了對現有‘純利潤’等五套財務指標分析的需求,更加重視科研投入和市場認可度,適用這類公司運用資本市場融資發展趨勢、發展壯大?!北本┙灰姿嘘P負責人表示。
有關“5”,北京交易所有關負責人表示,設置權限“純利潤”等5套會計規范,適用不一樣成長過程、企業規模、獲利能力的公司?!凹兝麧櫋敝笜酥颠m用已實現提高效益,具有發展發展趨勢、轉型發展基本的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指標值適用沒有達到一定獲利能力,但是一定主營業務收入體量的企業;“研發強度”指標值適用已經有一定收益經營規模且仍可以保持比較高科研投入不斷創新的企業;“科研投入-專業投資”指標值適用前期投資大,并未獲利的公司;“做市-發售總市值”指標值適用會計、自主創新規范并未做到有關指標要求,但遭受一定數量做市承認的公司。
從會計標準及指標值在結構上看,與北京交易所、創新層總體上保持一致;從標值來看,一是集中體現專業化性,且更寬容,比如,掛牌上市準入條件規定2年主營業務收入3000萬余元/5000萬余元,與創新層(8000萬余元)和北京交易所(1億人民幣)產生專業化分配。二是集中體現對投資者的維護,此次公布的《掛牌規則》與以往征求意見對比,在“純利潤”指標上有所下降,“最近一年純利潤不少于800萬余元”調整至“最近一年純利潤不少于600萬”。
“新三板新掛牌上市好幾套指標值精確對接北京交易所企業上市條件,有利于促進股權融資高質量發展的?!敝T海濱表明,新財務指標分析根據多元化經營指標值組合組成,還支持具備一定運營基本、具有一定成長型、通過創新完成較小規模產出率、深入開展科技研發、得到權威機構認同等不同種類的企業掛牌發展趨勢,精確寬容創新型中小企業,也支持傳統產業中小型企業轉型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市場的需求。除此之外,新財務指標分析要求和北京交易所總體保持一致,有益于順暢企業規劃發售途徑,提高北京交易所發售工程質量,促進新三板與北京交易所的高質量發展。
北京交易所經營規模呈擴大趨勢
專家表示在今年的為擴充重要年
東方財富網Choice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9日,年之內一共有58家單位在新三板掛牌,同期相比僅是13家?,F階段,新三板掛牌公司一共有6556家,在其中基礎梁有4921家,創新層有1635家。
年之內北京交易所新增加上市企業9家,同期相比僅是2家。到此,北京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達171家。越來越多創新型中小企業邁進資本市場大門口,金融市場助推創新型中小企業處理“發售難、資金短缺、融資貴”作用逐漸充分發揮。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北京交易所多種制度紅利持續釋放。如北京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于2月13日全面啟動,豐富多彩投資人量化交易策略,達到投資人多元化交易需求,推動銷售市場價格發現;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流程于2月20日全面啟動,有助于提升投資人買賣持續性,進而提升市場成交人氣值,平穩市場對于公司二級市場價格的期望,全面提升投資人的買賣參加意向。
北京市深圳南山項目投資創辦人周運南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北京交易所聚集釋放出來國家扶持政策,加強了市場對于北京交易所深入推進創新發展的優良預估,市場信心得到充分修復,交易激情進一步激發,流動性和人氣值也隨之增加。
諸海濱表明,在今年的北京交易所發行上市將進一步常態,將擁有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涉足金融市場,預估2023年無疑是北京交易所擴充的關鍵所在年代,發售總數預計140家至150家中間。
“近年來,新三板和北京交易所都表現出了規模增長的趨勢,新三板掛牌總數有望突破7000家,北京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預計在今年年底相比去年完成翻番。”常春林預估。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