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194.5萬起,全國單月立案數同比連續8個月下降,被騙損失金額下降近30%,全民反詐成果顯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電信詐騙也日益呈現出專業化、智能化、定制化特征,電信詐騙的手段越來越具有迷惑性、欺騙性。數據顯示,僅2023年一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幫信罪就達到14.7萬人,提升全民對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方式的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識已刻不容緩。近日,工信部啟動了“全民反詐在行動”集中宣傳月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廣電積極參與,圍繞“警惕詐騙新手法,不做電詐工具人”活動主題,結合當下全民關注的世界體育盛事,以多維形式踐行反詐使命,助力全民反詐網絡建設。
為引導群眾增強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工具人”和“幫兇”,在巴黎比賽前夕,中國廣電聯合鄒敬園、武桐桐、許杰、孫佳君四位不同領域的國家體育運動員以及省電視臺主持人、省網公司宣傳員,跨界聯動,融入多元宣傳元素,拍攝并發布《不做電詐工具人》公益宣言視頻。運動員們在視頻中發出提醒:“不要回應陌生來電、不要點擊可疑鏈接、不要泄露個人敏感信息”,并在大賽云集、全球高水平運動員匯聚的運動之夏號召大家與中國廣電攜手,團結起來,用勇氣和智慧建立全民反詐防線,創造更廣闊、更精彩的未來舞臺。
該公益視頻借助國家體育運動員在大眾群體中的影響力,簡明扼要地傳遞出反詐要點,并通過廣電總部及34家省網公司融媒體矩陣實現線上多媒體平臺全面覆蓋,廣泛觸達各年齡段受眾群體,以中國廣電5G青春之隊的青春力量助力構建全民反詐防線,喊出反詐最強音,為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貢獻建設性力量。
此次《不做電詐工具人》公益宣傳視頻的發布既是針對當下反詐熱點的積極響應,也是中國廣電常態化反詐宣傳推行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群眾對信息的接收模式也在發生深刻變革。2024年上半年,中國廣電積極順應潮流,創設了反詐小衛士IP,將網戀詐騙、求職詐騙、刷單詐騙、投資理財詐騙、AI詐騙、退稅詐騙等不同類型的詐騙方式制作成長圖條漫、動漫視頻、反詐小課堂、答題互動H5、劇本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載體,重點聯合深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南方周末》發布由互聯網新晉萌寵反串出演的反詐系列創意短片,并推出《青春無詐》線上診療室互動H5等多個富有參與感、互動感的反詐創新活動,將重要的反詐信息融入生活化、場景化、娛樂化的內容之中,在潛移默化中筑牢全民防詐意識。
中國廣電還充分發揮“總省協同”特色優勢,持續推動多形式、多內容、多重點反詐宣傳與人民群眾高效鏈接,在借助電視開機畫面等獨有資源位植入各類接地氣的反詐宣傳內容同時,還通過各省網公司的本地化運營力量,推動全民反詐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商戶、進職場,實現線上線下全方位覆蓋,讓大眾了解到各類詐騙的主要特點,提升詐騙分辨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識,守護人民群眾的“錢袋子”。
未來,中國廣電將持續深入貫徹反詐工作上級要求,踐行廣電反詐工作使命,結合不同時間節點社會熱議焦點話題,不斷創新線上線下反詐宣傳形式,推動反詐宣傳工作全覆蓋,與社會各界形成反詐聯盟,打造“可視、可感、可觸”反詐生態,織密反詐防護網,為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