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包桂林
2月14日,國信辦舉辦“權威機構話開場”系列主題記者招待會,詳細介紹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要工作。中央農辦主任、農業部科長唐仁健在會上表示,促進金融企業提升鄉村振興發展相關領域的貸款投放,關鍵保障糧食安全資金運用要求。與此同時,他還表示,要完善鄉村振興的多元化資金投入體制。
“過去的一年,大家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發展,積極應對多種考驗,穩住農牧業基盤,奠定了三農主心骨,為平穩社會經濟發展大局意識帶來了基礎支撐。”唐仁健表明,2022年全年度農戶人均消費支出躍上2萬余元大臺階,做到20133元,具體提高4.2%,增長速度各自比國民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速度高1.2個和2.3%。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構建農業強國,必須真刀真槍的做,必須白花花的銀子地投,要形成現行政策協力和工作合力。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從資金投入、優秀人才、體制機制創新確保等多個方面注重布署?!碧迫式≌f。
唐仁健表明,完善鄉村振興的多元化資金投入體制。一是政府部門資金投入。注重始終把農業農村發展做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行業,夯實當地政府資金投入義務,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以農業農村發展比例,將對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列入地方債券適用范疇。二是金融業資金投入。主要是用好貸款再貸款、差異化準備金、多元化金融體系監管和考核評估等政策,促進金融企業提升鄉村振興發展相關領域的貸款投放,關鍵保障糧食安全資金運用要求。三是社會發展資金投入。這些方面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和金融、社會發展資金投入協調機制。
中央農辦職業辦公室主任、農業部黨委委員吳宏耀表明,新時代新起點深化農村改革總體思路是,再次抓牢解決好農戶和土地關聯這一條主線任務,把加強集體制基石、保障服務完成農民集體組員支配權同激話資源要素統一起來,做好農村集體資源資產的權力分置和權能健全,讓更多的農戶在改革中共享大量成效。
吳宏耀表明,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通常是統籌謀劃農村承包地、農村宅基地、集體性營業性土地三塊地的變革。承包土地層面,關鍵是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之后再增加30年示范點,逐步擴大示范點范疇,努力大平穩小調節,保證大部分農民原來經營權長期保持、成功延包,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從農戶自行前提下,融合田地集中連片梳理探尋處理碎碎的變的難題。農村宅基地層面,關鍵是穩慎推動農村住宅規章制度試點,對焦確保定居、管好亂建、做大做強閑置不用,在確權登記發證前提下加強規范管理,探尋健全集體所有權、農民資格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支配權具體內容以及配備的完成方式。集體性營業性土地層面,關鍵是推進農村集體盈利性土地進入市場示范點,要著力打造兼具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權益的土地增值收益合理調控機制。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