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集微網消息,華為Mate 60系列持續熱銷,華為不斷增加柔性LTPO OLED訂單,其他手機廠商也在增加柔性LTPO OLED采購量,因此柔性LTPO OLED需求陡增。且明年華為也增加了柔性LTPO OLED訂單,將造成柔性OLED結構性短缺。
供應鏈消息人士透露,近日國內柔性OLED面板開始漲價,漲幅在10%以內。“在柔性LTPO OLED供應緊張狀態下,華為愿意加價獲得更多柔性LTPO OLED產能,這波國內柔性OLED漲價潮順勢而起。目前,國內柔性OLED面板漲價還處于試探階段,具體漲價情況還要根據項目和市場行情而定,不過普遍漲幅都在10%以內?!?/p>
此前在秋季新品發布會中,華為還發布了業界首款柔性OLED屏平板MatePad Pro13.2,定價5199元起,面向中高端平板市場。該產品采用柔性OLED屏幕,相對剛性OLED,在設計自由度、輕薄度、功耗等方面具備優勢。
從性能上來說,柔性OLED具備更高的對比度、更好的色彩還原效果,以及可彎曲、可折疊、耐用性更好等優點,受到智能終端廠商青睞。隨著產品良率提升、產能釋放,柔性OLED成本有望快速下降,從而打開行業天花板。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700萬~1800萬臺,2024年華為手機柔性OLED屏幕需求量估計在4500萬-5000萬片。京東方和維信諾是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的柔性OLED屏的供應商。
顯示行業咨詢機構DISCIEN指出,國內一些低端的柔性OLED面板價格還有上漲的空間。隨著柔性OLED面板的需求持續增加,預計明年價格將會上漲。根據集微網上述文章,國內柔性OLED漲價之后,一些對價格較為敏感的OLED項目可能轉用價格更低的剛性OLED。
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剛性OLED出貨約1.9億片,同比下滑35.3%;而同年柔性OLED智能手機面板需求增長明顯,全年出貨約4.0億片,同比增長約12.9%。
從競爭格局來看,三星Display在柔性OLED領域依然占據50%以上份額;但如今京東方、深天馬、TCL華星、維信諾等一眾國內面板廠追趕勢頭強勁。2022年,大陸OLED面板(含剛性)出貨約1.7億片,同比增長21.3%,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9.1%,增長約7.3個百分點。
券商指出,國內龍頭廠商技術已經成熟,產能逐步釋放,已經切入多家智能手機產業鏈,未來有望進一步與海外大客戶合作,業績將迎來快速增長期。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除去上文提到的京東方A和維信諾之外,A股中柔性OLED產業鏈廠商還有:
TCL科技已推出全球首款65" 8K 柔性印刷折疊OLED TV、極致窄邊框OLED柔性顯示屏等;
深天馬A的柔性OLED產線TM18也將于今年具備折疊屏的量產能力、OLED柔性產能布局已全球第三;
弘信電子軟板在Mate Pad Pro柔性OLED屏中有量產使用;
易天股份在柔性OLED顯示設備領域,研發并推出的全自動柔性面板偏光片貼附設備,已與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華星光電等在內的客展開合作;
鼎龍股份顯示材料YPI、PSPI主要用于生產柔性OLED顯示屏幕,兩款產品現均已成為國內部分主流面板客戶的第一供應商。
(來源金融界)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