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程丹
9月28日,中國證監會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 (2023年修訂征求意見稿)》(下稱《1號解釋性公告》),進一步規范上市企業非經常性損益信息公開個人行為,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中國證監會表明,《1號解釋性公告》對于投資者適當點評公司經營業績和營運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一些要求與目前市場具體情況不適合,一部分要求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存在分歧,必須適度予以調整健全。
此次修定主要解決三方面難題,一是管控在實踐中銷售市場呈現出的問題,如非經常性損益評定缺乏原則問題引導,銷售市場分辨標準不統一;二是一部分要求與目前市場自然環境、發展過程不匹配,如資產有關例舉新項目無法適當考慮到企業開展中的所有金融活動;三是伴隨著監管規則的變化,應適當調整《1號解釋性公告》相關知識,與其它監管規則維持協調一致。
這次修定主要包含四方面具體內容,一是新增加三項非經常性損益分辨標準,確立非經常性損益應基于交易事項經營性質、結合行業特征和運營模式、遵照重要性原則進行核查,為公司發展適當公布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推送引導。二是確立具體執行過程中存在分歧問題,如要求企業因生產經營不會再不斷,或因為稅款、財務會計等相關法律法規調整等但對損益類造成的一次性危害,應計入非經常性損益,降低操作實務實行異議。三是健全政府補貼、資產、股份支付有關非經常性損益例舉新項目,確立業務損益表記入非經常性損益的要求,幫助投資者適當評價公司持續盈利,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規則與現階段資產市場情況、發展過程間的契合度。四是融合近年來《企業會計準則》和監管規則修定狀況,健全《1號解釋性公告》有關描述,在股份支付、顯失公允價值買賣交易損益表等例舉項目中,與發售發行、股票退市階段相關要求保持一致。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