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春蓮李立平
2月13日,鹽湖提鋰板塊異動拉漲,東華科技股票漲停,藍曉科技、新化股份、萬里石、鹽湖股份等個股跟漲。
信息表面,據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室2月11日信息,青海鹽湖研究室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市人民政府進行合作研討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下稱“協議書”)。依照青海鹽湖產業鏈或單位的有關建設規劃,至2025年底,青海省鹽湖提鋰生產能力可以達到20萬噸級/年-25萬噸級/年。
上月,青海省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建立我國鹽湖集團,促進鹽湖產業開發。在鋰鹽產品供不應求的行業格局下,加速中國鹽湖資源開發利用刻不容緩。
隆眾資訊鋰礦資源投資分析師于齊菲向《證券日報》記者說,在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高要求的大環境下,鋰資源供貨不斷急缺。此外,鹽湖種類鋰資源占全球發現鋰資源的58%,其資源總量巨大,儲藏量豐厚、產品成本較鋰輝石低。
鹽湖公司加快擴生產能力
根據協議,彼此重點圍繞《青海省加快推進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促進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下稱《措施》)開展相關工作中,與此同時推動郊外觀測點基本建設,推動高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主動構建長效機制,在人才建設與信息傳遞等方面開展深化合作。
《措施》明確提出,要強化高鎂鋰比鹽湖鹵水提鋰生產工藝流程,提升初始鹵水提鋰顛覆性創新,提高鹽湖鹵水提鋰綜合性利用率,釋放出來目前碳酸鋰設備生產能力。
東方財富證券表明,青海鹽湖鹵化物鋰儲量全國第一,在全世界鹽湖鋰網絡資源的比重也很高達60%。據了解,我國青海柴達木盆地一共有33個鹽湖,其中還有11個鹽湖的鋰含量做到工業生產品味,總計發現LiCl資源儲存量為1982萬噸級,占據我國鋰資源儲藏量的一半以上。
在新能源汽車不斷處在高形勢周期時間的大環境下,推動青海省鋰鹽擴規提質增效刻不容緩,鹽湖企業從2022年逐漸關鍵擴生產能力,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藏格煤業2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軟件上表明,企業在萬噸級碳酸鋰生產流水線前提下,增加了2000噸納濾膜投產新項目,2023年充滿信心在碳酸鋰生產量上取得新突破。
據了解,格爾木藏格鋰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藏格鋰業”)為上市企業藏格煤業全資孫公司,主要是針對電池級碳酸鋰生產、銷售和技術資詢。
2022年,藏格鋰業在仿真模擬持續吸咐工藝基礎上獨立研發出了持續吸附法,提高了極低濃度值鹵水提鋰生產能力和去雜實際效果,推動了企業年產量一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目標達到。
藏格煤業董秘李瑞雪向《證券日報》記者說,企業自主研發此項持續吸附法加工工藝提高了電池級碳酸鋰的產能、產量和品質。持續吸附法的交付使用推動了企業碳酸鋰商品投產合格,提升了商品的輸出高效率,還提高了原材料品質,為公司發展年產量一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帶來了有效保障。
不僅僅是藏格煤業,鹽湖股份也于2月13日在投資者互動軟件上表明,公司現有碳酸鋰產能3萬噸級,目前在國內鹽湖提鋰企業當中位列第一,與此同時切合市場需要,在鋰鹽開發設計層面下大力氣,加速變成新能源技術護航者。
多家公司進入
因為碳酸鋰供給不足價錢處于高位,且鹽湖提鋰產業鏈待開發設計程度高。因而,除了傳統的鹽湖提鋰行業龍頭持續擴大產能外,許多上市企業也涌進青海省、新疆等中西部地區找“鋰”。
2月5日夜間,藍曉科技發布公告稱,企業于近期接到“國投羅鉀企業新疆羅布泊鹽湖老鹵提鋰(5000噸/年)開發利用工程項目吸咐系統軟件購置(二次)”中標通知。
據統計,國投羅鉀公司全稱為國投集團羅布泊無機鹽有限公司,是中央企業國投集團控股子公司國投集團煤業的子公司,國投集團煤業擁有其63%股份。國投羅鉀5000噸/年碳酸鋰項目實施計劃2023年末前完工并加料出商品。
上述情況《措施》已經確定,要進一步建立我國鹽湖集團。具體而言,青海省將優化我國鹽湖集團籌建方案,在市場的需求、網絡資源貫徹落實、質量穩定、經濟發展行得通前提下,引入大型央企,融合行業企業建立我國鹽湖集團,創建集團公司上下游產業中間用材優先選擇供貨協同配合體制,推動產業分工,參與國際生產能力、合作發展,提高全球化水準,打造出基本建設國際級鹽湖產業園區中堅力量。
事實上,去年以來,早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涉足鹽湖提鋰產業鏈。在其中,久吾高科、金圓股份、拓中股份等許多上市企業也是加快合理布局。
“我國對鹽湖提鋰加工工藝的實踐探索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時間,工藝技術逐步完善,但總體發展趨勢比較慢,高鎂鋰比及配套設施基本建設牽制鹽湖提鋰發展趨勢?!庇邶R菲表明,對于已經進入的企業,首先要提升鹽湖提鋰的關鍵技術研究和相關設備配件升級;次之可以考慮中下游配套設施生產狀況,降低運輸成本,合理節省成本。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