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包桂林
2月13日,能源局在北京舉行常規記者招待會。能源局發言人梁昌新表明,近些年,在我國充電基礎設施迅速發展,已完成全世界數量最多、遍布最廣泛的充電基礎設施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經營規模迅速擴大。2022年,在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再次高速發展,合理支撐了新能源汽車迅速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年增加數量達到260萬部上下,總計數量達到520萬部上下,同比增加近100%。
梁昌新表明,充換電經營銷售市場獲得迅速進步。在我國電池充電銷售市場展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現階段各種充電樁運營公司已經超過3000家,在其中公共性樁擁有量超出1萬輛的公司有17家,頭部企業聚集效應顯著。電動車充電量始終保持較快增長,2022年全年度充電量超出400億千瓦,同比增加做到85%之上。
除開充電基礎設施經營規模迅速擴大外,在我國新式儲能技術裝機規模提高加速。能源局資料顯示,截止到2022年底,全國各地已投用新式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億千瓦,均值儲能技術時間約2.1鐘頭,比2021年底增加110%之上。
能源局節能降耗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芳表明,全國各地新式儲能技術裝機規模不斷持續增長,主要包括五方面緣故:一是碳達峰碳中與目標的提出,為儲能技術迅速發展造就了優良機會。二是支撐點技術性行業發展的統籌規劃逐步完善,為新式儲能技術迅速發展奠定現行政策基本。三是新式儲能技術特點與傳統儲能產生互利共贏,使新型電力系統搭建有更多的選擇。四是科技突破和合理性提升,為新式儲能技術迅速發展進一步造就了資源優勢。五是當地政府以及各類企業登記發展建設新式儲能技術主動性上漲,為新式儲能技術迅速發展賦予了魅力。
據能源局發布數據信息,2022年全國各地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新增加攢機提升1.2億千瓦時;風電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可再生資源重大工程項目獲得重大突破。以荒漠、戈壁灘、戈壁地域為主要內容的大中型風電光伏產業園區建設順利開展。第一批9705億千瓦基地項目已全面動工、一部分已投入運營,第二批產業基地部分項目相繼動工,第三批產業基地已形成項目清單。
電監會新能源技術和可再生資源司副司長王大鵬表明,2023年,能源局將加快整體規劃綠色能源管理體系,不斷推動可再生資源規模性高品質躍居發展趨勢。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