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代碼:002806證券簡稱:華鋒股份公示序號:2023-011
債卷編碼:128082債卷通稱:華鋒可轉債
我們公司公司股東中山市匯海技術性咨詢有限公司確保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真正、精確、詳細,并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我們公司及股東會全體人員確保公告內容與信息披露義務人提供的資料一致。
特別提醒:
擁有我們公司股權2,054,600股(占我們公司總市值占比1.08%)股東中山市匯海技術性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稱“匯海技術性”)準備始行公示公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高管增持我們公司股權不得超過513,600股(占我們公司總市值占比0.27%)。
匯海技術性股東陳宇峰為本公司的執行董事、高管人員,因而匯海技術性高管增持我們公司股權將涉及到本董事、高管人員高管增持其間接性所持有的我們公司股權。
我們公司于2023年2月15日接到匯海技術性發來《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現就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公司股東的相關情況
(一)股東名字:中山市匯海技術性咨詢有限公司
(二)公司股東擁有股份的總數、占公司總股本的占比
截止到本公告日,匯海技術性擁有我們公司股權2,054,600股,占我們公司總市值占比1.08%。
二、此次減持計劃主要內容
(一)此次擬減持的主要原因、股權由來、總數、占公司總股本的占比、高管增持期內(不得超過將來6個月)、價格定位等計劃方案
1、高管增持緣故:本身運營必須。
2、股權由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已發行股份。
3、擬減持數量和占比:擬減持總數不得超過513,600股,占我們公司總市值占比0.27%。如此過程中有派股、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等股本變動事宜,解決以上股權總數做適當調整。
采用集中競價交易方法高管增持,在任何持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股份數量不能超過公司股權總量的1%;采用大宗交易方式高管增持,在任何持續90個自然日內,減持股份數量不能超過公司股權總量的2%。
4、高管增持期內:始行公示公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六個月內。
5、高管增持價錢:依據高管增持時的二級市場價格及交易規則明確,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法規以及相關服務承諾高管增持。
(二)此次擬減持事宜是不是和有關公司股東此前已公布的意愿、服務承諾一致
匯海技術性在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承諾:(1)自外國投資者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出售或是由他人管理方法其持有的外國投資者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已經公開發行的個股,也不由自主外國投資者復購這部分個股。(2)在上述情況個股鎖住期滿三年內,本企業轉讓持有外國投資者個股的,出讓發行人的股票總數不得超過其在所約定的個股鎖住到期日持有外國投資者股票總數的50%;轉讓價格將根據股票二級市場價格或大宗交易規則彼此協定價格明確,并且不小于外國投資者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公積金(按外國投資者合并財務報表規格測算)。
匯海技術性于2017年7月17日作出增加股權限購的承諾:若本公司的執行董事、公司監事、高管人員為匯海技術性股東,根據匯海技術性間接性擁有本公司的股票,則匯海技術性服務承諾每一年轉讓個股不得超過匯海技術性持有我們公司股票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執行董事、公司監事、高管人員辭職后六個月內,匯海技術性不出讓其持有本公司的股票;以上執行董事、公司監事、高管人員在申報卸任六個月后十二個月內匯海技術性根據證交所競價交易售賣華鋒股份股票數占匯海技術性所擁有我們公司股票總數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
截止到本公告公布日,匯海技術性嚴格執行了以上服務承諾,不會有違背以上約定的情況。
三、有關風險防范
(一)減持計劃執行不確定性風險性:匯海技術性將依據市場狀況、股票價格情況等再決定是否執行此次股份減持方案。
(二)在按上述方案高管增持我們公司股權期內,企業將催促匯海技術性嚴格執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的相關規定,并立即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三)匯海技術性并不屬于本公司控股股東和控股股東,本減持計劃的實行不會導致本公司控制權產生變化,也不會對公司治理及長期運營造成影響。
四、備查簿文檔
匯海技術性《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
特此公告。
廣東省華鋒新能源技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股東會
二二三年二月十六日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