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周春媚
短劇行業,最大的特征是快,最大的魅力是快,最大的問題也是快。
作為“網文視頻化”的一種形式,短劇的內容基因和商業邏輯與網文更貼近,這也是為什么在網劇賽道走得更早更好的公司,大多數是做網文起家。短劇用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就走過了網文十幾年走過的商業化探索之路,付費與免費之間的博弈早早上演,很快就打破了行業剛剛跑通、驗證成功了的投流付費模式。
短劇本質上歸屬于內容產業,無論是網文還是長視頻,付費與免費共存都是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結果,短劇也不例外。業內人士都清楚這是必然的趨勢,只是一切都發展得太快了,被裹挾于其中的從業者需要一點時間調整與適應。
事實上,野蠻生長期的短劇正是因為投資少、周期短、回款快等特點,制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話,吸引了無數人涌入分羹,行業因此良莠不齊。有投資人坦言,其投資的第一部短劇原本并不出彩,但在應用“5~6秒要有一個爆點”、加入無數狗血反轉劇情等策略后,該劇就實現了“起死回生”。此外,早期有一些從業者,通過制作違規的“吸睛”短劇,內容被投訴了就直接下架、關掉小程序,“賺一波”就跑,給行業帶來很壞的影響。
事實上,當一個行業以“低門檻”“暴利”等標簽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資本的狂潮就會涌入,無數想賺快錢的投機者也會來“賭一把”。但是,當短劇充斥著大量雷同的題材、粗糙的制作、不良的導向,觀眾很快就會審美疲勞,付費意愿降低,也會為長期的發展埋雷。有短劇寫手坦言,“短劇300億規模的下一步,可能是500億、1000億,也可能是零?!?/p>
跟游戲行業一樣,監管的導向與尺度對短劇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極大地影響著資本進入的意愿與態度。資本雖然看好短劇賽道,但目前總體持保守、觀望的態度。就此而言,當爆發早期的流量紅利漸漸消退,“退燒”后的短劇或許會迎來內容的春天。更加多元的變現模式,將使過去被投流的高杠桿、高門檻勸退的創作者得以入局,沉淀更多優質內容,在供給側逐漸摘掉短劇過往的標簽,變短期投機為長期投資。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