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新聞記者 葉玲珍
處在提產周期鈞達股份(002865)再一次鎖住上下游單晶硅片網絡資源。
2月24日夜間,鈞達股份發布消息,下屬企業滁州市捷泰、淮安市捷泰、上饒市捷泰、上饒市弘業因光伏電池片業務規劃及經營發展需求,將于2023年-2025年向上機數控(603185)以及下屬企業弘元新材總計購置單晶硅9.5億片,并承諾采購量上下起伏不得超過20%。參考InfoLink Consulting全新發布的價錢計算,預估采購金額累計大約為59.09億人民幣(價稅合計)。
鈞達股份主營業務光伏電池片業務流程,單晶硅片則是最重要的成本構成,但在單晶硅片生產能力比較焦慮不安且價格處于相對上位的大環境下,以長單方式關聯上下游變成業界流行方式。從近一年的長單簽定情況看,鈞達股份與上機數控已打造了相對性牢固的合作關系。除本次交易外,彼此早就在2022年3月便達成長單購銷協議,約定好2022年3月-2025年3月的采購總產量為6.48億片,依照那時候市場價格估計,累計采購額達43.42億人民幣。
從合同履行情況來說,鈞達股份在2022年度向上機數控及下屬企業購置單晶硅片總金額7.9億人民幣(未稅),占當初類似業務流程訂單信息總額9.67%。
鈞達股份頻簽長單身后,是產能的不斷擴大。2021年,主營業務汽車飾件業務鈞達股份通過收購捷泰高新科技51%股份,跨界營銷光伏電池片工業領域;2022年7月,實現對捷泰高新科技剩下49%股份的回收,完成全資控股?,F階段,鈞達股份已完成兩個生產地,分別位于上饒市及滁州市,在其中上饒市產業基地具備年產量9.5GW大規格P型PERC生產能力; 滁州市產業基地整體規劃18GW N型TOPCon生產能力,在其中一期8GW已經在2022年第三季度完工投產,商品高效率達24.9%之上,二期10GW正在建設中,預估2023年上半年度投產。
2022年10月,鈞達股份與淮安市漣水縣政府部門達到投資合同,擬在本地耗資130億人民幣建設26GW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片新項目,分幾期基本建設,整體規劃生產能力均是13GW,投資總額分別是70億人民幣、60億人民幣。按計劃,一期工程2022年底前開建,6-8個月完工建成投產,12個月投產。項目達產后,第一年至第五年年平均生產量不少于13GW。
在技術方案合理布局層面,鈞達股份切實產品研發N型充電電池相關應用,不過隨著滁州市N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線建成投產,現階段已經具備批量生產化水平,且不久將來N型充電電池生產能力將大幅上升。公司表示,太陽能電池領域現在正在從P型向N型開展升級迭代,中下游部件生產商亦陸續轉型發展N類產品,市場對于 N型電池要求會逐漸增加,但是目前N型充電電池存有技術性、投資等層面的高要求,不久將來業內N型充電電池將呈現需求量很高的局勢。據了解,鈞達股份現階段已簽長單遮蓋生產能力80%之上。
現階段,鈞達股份已脫離汽車飾件業務流程,全方位對焦光伏發電主營業務,2022年預估實現凈利潤6.8億人民幣-7.8億人民幣,同期相比扭虧增盈。作為公司光伏發電業務流程的關鍵行為主體,捷泰高新科技2022年營業收入約120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20%;純利潤約7.2億人民幣,同比增加約220%;全年度電池片銷售量為10.72GW,同比增速為88%。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