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17日電(石海平)日產超過2500萬立方米,天然氣總產值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創歷史新高。今年1月,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加強了油氣勘探的開發和儲存,加強了生產經營保障,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給社會運行帶來了基本有效的動力。中國石化公司作為中國石油供應的主要力量之一,以“戰斗”精神、“突破”動力、“真實”努力,抓住好形勢,跑出“加速”,為年度經濟目標打下良好基礎,幫助中國整體經濟改善。
新年過后,新疆南疆地區大規模下雪,氣溫明顯低于往年。
中石化西北油田干部員工在1月份生產石油57.14萬噸,天然氣2.94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0.46萬噸,0.37億立方米,面對增加儲存生產任務和冬季安全生產壓力和困難,油氣產量達到“雙非?!保瓉砹诵履甑摹昂镁置妗?。
“油田公司進一步加快了1000萬噸油田的建設,計劃全年生產683萬噸石油和40億立方米天然氣,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貢獻。”西北油田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西北油田認真貫徹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精神,努力提高油氣供應能力,重點是“增加油氣資源調查,增加儲存和生產”。
在保持重點油氣區穩產上產的同時,中石化還加速了非常規油氣的快速上產。
一月份鉆進尺6.39萬米,比去年同期增長208.8%;17個壓裂施工,9個路面施工高效推進,8個新井平臺,147號焦頁平臺,89號焦頁平臺等...
今年年初,中石化涪陵頁巖氣田工作人員全力調查成渝廣大地區安全環保風險,加快生產能力建設,精細實施排水采氣措施,確保涪陵頁巖氣田高效生產。第一個月,氣田生產天然氣6.15億立方米,平均日產氣1984萬立方米,生產良好。
一方面,中石化大力推進上游儲存和生產,確保能源安全有效。另一方面,在煉油銷售階段,要注意綜合運營,提高產業鏈的韌性。
鎮海煉油作為中國石化煉油行業利潤最高的企業,一開始是血戰,大于熱潮。好消息頻頻傳來:1月加工191萬噸石油,生產17.29萬噸乙烯。國內機場航空煤炭15.8萬噸,環比增長66%;國產汽油27.4萬噸,柴油38.9萬噸。
在供應方面,春節期間,中國北方遭受了大量的雨雪和冷卻天氣。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動態優化供應措施,合理組織資源供應??偺烊粴夤?.62億平方米,河北、天津、山東、河南等6個省市1.2億平方米,河北9000萬平方米,中央企業的責任和責任由實際行動履行。
根據能源局的最新數據,2022年,中國原油產量達到2.04億噸,天然氣產量達到2200億立方米,年增產量連續6年超過100億立方米。2023年,將繼續推進油氣增產增供,保持重點盆地和海域的穩定生產,加快非常規油氣的快速生產。
據悉,2023年,中石化將把“深化資源基礎,推動油氣業務取得更大突破,拓展產業領域,推動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抓住項目: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月三十一日,中石化涪陵頁巖氣田反復壓裂現場緊張:焦頁5-1HF井鉆塞前正在準備工作。
據了解,這口井是中國第一口實現設備產業化的重復壓裂井?!芭c最初引進的海外技術相比,工程成本下降了28.9%?,F在鉆塞和試氣很快就要進行了,有望獲得高產?!苯瓭h油田涪陵頁巖氣公司總工程師李元照說。
2022年,我國加快推進一批保供、調整結構、穩步增長的重點項目,預計全年重點能源項目投資約2萬億元。這種勢頭在2023年持續。
新年伊始,中石化抓住機遇,加快重大能源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綠色低碳能源發展,在項目中取得重大科技突破。
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元壩氣田最深井元壩102-5H井經酸壓檢測,穩定油壓24.39兆帕下,天然氣日產量71.5萬立方米。
元壩氣田是世界上第一個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氣田,深度超過7000米。根據對礁石灘體的詳細描述和酸化壓裂技術的優化,部署的五口超深開發井全部獲得了高產準確的“目標”,大大提高了元壩氣田的穩定生產期,將提供更多的綠色能源。
2023年,中石化西北油田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綠色基層全覆蓋、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實施,探索西北特色油田清潔綠色發展模式。
今年,我國能源領域將規劃一些重大管道項目和油氣儲備能力建設,如加強薄弱點、加強基礎、有利于長期的項目,推動西氣東輸三線中段??萍紕撔略谀茉错椖拷ㄔO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年初召開的2023年中石化工作會議和HSE工作會議上,中石化企業集團董事長馬永生強調,要提升科技創新實力,不斷推動能源化工高質量發展。
因此,中石化將“提升科技創新實力”納入今年的重點任務,從三個方面提升科技創新實力:堅決爭取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系統能力,不斷激發創新活力。
每個人勤奮的春天來得早,奮斗的時候。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20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中石化成立40周年。馬永生表示,要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把能源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力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推動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