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原蘇州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蘇州非礦院”)1959年成立于北京,擁有建材行業甲級、建筑工程甲級、市政工程甲級、監理工程甲級資質,是國內領先的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研究和工程設計機構,也是區域有影響力的建筑設計和工程監理單位。
在“數字中國”與信創戰略的浪潮下,蘇州非礦院緊抓國產BIM技術這一建筑產業變革的核心引擎,積極調整生產體系與業務模式,以國產化實踐加速數字化轉型、回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為鍛造安全、高效、綠色的新型建造體系注入中材力量。
一、企業發展與項目管理難點
在日趨復雜的經濟周期與行業形勢下,傳統二維設計模式在設計質量、價值延伸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難以滿足政策、業主方與項目等需求,蘇州非礦院也因此面臨一系列企業發展與項目管理挑戰,如:
(一)圖紙管控難;
(二)跨階段數據割裂,BIM部門的模型無法復用至造價部門;
(三)設計部門與造價部門的反饋存在滯后性,造成設計部門缺少足夠的優化時間,造價部門也缺少足夠精力投入列清單組價工作,為項目成本控制帶來挑戰。
基于以上難點,蘇州非礦院決定引入廣聯達數維房建設計產品,以BIM部門為試點,推動全專業協同與設計算量一體化兩大解決方案在院內試行應用,通過三個項目的探索完成對設計算量一體化的驗證,最終邁出從BIM所推向生產院(二維設計師)、從翻模走向正向設計的堅定步伐,并在國家級BIM賽事中獲得殊榮。
二、國產BIM多項目、多階段應用驗證
蘇州非礦院先后以三個階段的應用探索,對數維設計產品及其解決方案的適配度、成熟度等進行驗證。
其中第一個階段為產品協同設計與過程中的進度管理驗證,主要項目為中材鋰膜(西南)基地20億㎡鋰電池隔膜新建項目;第二個階段為安徽交控東流新材料有限公司柯家村礦礦山工程EPC項目,在驗證全專業協同設計的基礎上,首次進行了設計算量一體化的探索,且榮獲2025年龍圖杯設計組別二等獎;第三個階段的驗證項目為中國高嶺土有限公司科創大廈項目,有效驗證了全專業協同設計的可行性,并加深了設計算量一體化的探索深度。
(一)中材鋰膜(西南)基地20億㎡鋰電池隔膜新建項目
該項目總建筑面積105209.57㎡,建設內容包含基膜車間、涂膜車間、動力站、辦公樓等8個單體建筑。蘇州非礦院應用數維設計產品對該項目施工圖紙進行翻模,實現全專業協同設計與BIM全過程節奏把控,并完成BIM賽事報獎籌備。
三維模型圖
該項目通過應用測試,得出了數維設計產品建模功能可完全滿足BIM部門模型精度要求的驗證結論。同時,BIM負責人可在建模過程中通過協同平臺分發設計任務、實時跟蹤項目卡點、提醒設計師設計節點,高效實現過程管理,對項目整體進度有更清晰的把控。
這一驗證使得蘇州非礦院有信心推動數維設計產品的更深度應用,在其他項目中進行設計算量的驗證探索。
(二)安徽交控東流新材料有限公司柯家村礦礦山工程EPC項目
該項目中的中碎車間總建筑面積為2511.932㎡,地上一層,層高為19.45m。蘇州非礦院通過數維設計產品進行施工圖紙翻模,完成設計算量一體化的探索應用。
BIM團隊對翻模完成后的數維模型導出GFC格式文件直接傳遞至造價階段,由造價部門打開模型詳細核查,確認數維BIM模型可作為算量模型進行深化提量,并反饋至少可減少30%項目造價工作量(模型存在鋼結構)。
該項目在前期設計階段的模型深度,以及設計算量一體化路徑的打通兩個方面,有效驗證了將設計BIM模型無縫復用至造價階段,高效實現項目算量與成本控制的可行性,進一步增強了蘇州非礦院持續使用數維設計產品、加深設計算量一體化探索的信心。
(三)中國高嶺土有限公司科創大廈項目
該項目位于蘇州高新區,一期配套項目用地面積約6448.9m2,總建筑面積20156.74m2,主要功能為研發。蘇州非礦院在該項目設計過程中,通過數維設計產品進行了全專業協同設計和設計算量一體化的進一步深化驗證。
項目效果圖
1.全專業協同設計
項目通過數維設計產品“云+端”的構件級方式,高效完成建筑、結構、機電全專業建模,并最終在數維協同平臺進行合模(含人物漫游),一方面實現BIM設計全過程管理,另一方面實現可視化、輕量化展示。
2.設計算量一體化
項目設計團隊完成BIM建模后,將數維模型導入算量軟件GTJ\GQI中出量,與造價部門提供的GTJ源文件進行工程量對比驗證。由于二者模型依據的圖紙版本不一致,其混凝土與鋼筋量差均在可接受范圍內(混凝土總量偏差為2.89%,鋼筋總量偏差為2%),蘇州非礦院對數維設計產品的設計算量一體化能力給予充分認可。
三、驗證結論與數字化轉型未來布局
蘇州非礦院通過三大項目的逐步探索,初步打通了設計-算量一體化路徑,通過將BIM模型直接復用至算量(造價)階段,可有效提升造價效率,并避免造價翻模過程中的疏漏和對設計意圖的理解偏差,進一步提升概預算準確率,為后續更多項目提升設計-造價全流程效率,壓縮整體人員精力消耗與推進周期,實現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同時這一實踐路徑的落地,不僅為院內長期存在的協同與效率問題提供了解決思路,還有效驗證了國產BIM軟件的技術優勢,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案例。
隨著對設計算量一體化的驗證成功,蘇州非礦院對數維設計產品的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1.BIM部門設計師在協同設計基礎上進行管綜深化調整。
2.由BIM設計師輔導,生產院二維設計師實施BIM正向設計,在數維設計產品中完成全套施工圖設計,且院內流程均在數維協同平臺內完成。
3.設計模型考慮傳遞至造價部門進行算量,進一步放大設計階段價值,實現項目整體效率的提升與成本的高效控制。
未來,隨著正向設計的全面推廣,蘇州非礦院將在設計效率、成本控制和項目質量上實現更大突破,進一步鞏固其在國內非金屬礦深加工技術和工程設計領域的領先地位,為中國建造的智慧升級貢獻更大力量。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