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海鏞先生農業資產數字化技術分享
榴蓮幣:錨定實體產業的RWA創新樣本
產通鏈聯合發起人、CIT技術總監姬海鏞在“產業生態合作交流”環節明確指出,榴蓮通證是產通鏈針對農業資產特性量身打造的RWA解決方案。與傳統數字資產不同,榴蓮幣以榴蓮產業全鏈條實體價值為錨點,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種植、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等各環節的權益與收益進行通證化封裝,實現“每一枚通證都對應真實的榴蓮產業價值”。
據介紹,榴蓮幣的核心設計邏輯在于構建“代幣消費循環提升產業價值”的正向生態:種植端通過通證化獲得提前融資,解決產區資金周轉難題;加工企業以通證結算降低交易成本;經銷商通過持有通證分享終端消費溢價;消費者則可通過通證兌換產品或參與產業分紅。這種“生產-流通-消費-再投資”的閉環模式,使分散的產業資源形成協同效應,推動榴蓮產業從傳統貿易向“數字資產+實體經濟”融合模式升級。
技術賦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價值錨定
為確保榴蓮幣與實體產業的深度綁定,產通鏈為其搭建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通過物聯網設備采集榴蓮種植基地的土壤數據、生長環境、產量預測等信息,實時上鏈形成不可篡改的資產憑證;加工環節的質量檢測報告、產能數據通過智能合約自動關聯通證價值;物流信息與銷售數據則為通證流通提供透明化的價值參考。
姬海鏞強調,榴蓮幣依托產通鏈“協同與標準價值回路”三大機制實現風險可控:現金流管理系統實時監控榴蓮產業各環節資金流向,確保通證價格與實體收益匹配;基金管理中心通過動態調節通證發行量平衡市場供需;科學決策機制吸納產業專家、經銷商、投資者等多方意見,為規則迭代提供民主支撐。這種“技術+機制”的雙重保障,使榴蓮幣既具備數字資產的流通性,又擁有實體產業的穩定性。
落地在即:8月19日上線開啟農業RWA新篇
作為產通鏈農業資產數字化的標桿項目,榴蓮幣預計于2025年8月19日正式上線。其上線后將接入產通鏈主鏈生態,與香港日報(HKDT)子鏈、空天通證(ASDT)子鏈等形成跨領域協同——例如通過與物流領域的通證合作優化榴蓮運輸效率,借助媒體子鏈提升品牌全球影響力,最終實現“單一產業通證”向“跨生態價值載體”的升級。
王世渝教授專業解讀
中國資本市場資深專家、產通鏈CT-CHAIN首席經濟學家王世渝教授分析,榴蓮幣的推出為農業RWA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模板。其創新點在于突破傳統農產品交易的地域限制與信任壁壘,通過通證化讓全球投資者與消費者均能參與榴蓮產業價值分配,這不僅有利于提升產業整體收益,更能推動熱帶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李興猛分享行業經驗
興龍集團董事長李興猛結合自身行業經驗和產業優勢,詳細介紹了榴蓮在種植、加工、物流以及營銷等環節的一些特點,對榴蓮資產數字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務實見解,他表示,榴蓮通證的推出為榴蓮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思路,不僅能有效整合資源,提高產業效率,還能為投資者提供新機遇,推動榴蓮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馬浩棋觀點分享
產通鏈CT-CHAIN發起人馬浩棋表示,隨著上線日期臨近,榴蓮幣已吸引農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廣泛關注。他認為,正如產通鏈 “鏈通生態?共筑未來” 的理念,這枚通證不僅承載榴蓮產業數字化夢想,更彰顯 RWA 技術賦能傳統農業的巨大潛力,其正式流通將開啟 “數字資產激活實體產業” 新生態。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