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據價值論壇在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望京校區舉行,論壇邀請來自政、產、學、研多方代表,圍繞數據要素價值挖掘與數據人才培養開展研討?!皵祿瞬牛候寗右貎r值釋放的核心動能”為主題的圓桌會議由中國價格協會數據價格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李曉坤主持,匯聚了來自高校、研究機構、職業院校的六位專家,共同探討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下數據人才的巨大缺口、能力升級要求以及培養路徑創新等關鍵問題。
數據人才:數字經濟騰飛的“關鍵燃料”
會議伊始,主持人李曉坤指出,數據作為核心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數據人才已成為支撐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驅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動能。然而,隨著AI大模型、區塊鏈等技術的快速迭代,產業界對數據人才的能力要求已從單純的技術能力(如數據分析、算法開發)擴展到業務場景穿透能力與跨領域協作素養。當前,高校培養體系與企業實踐需求的鴻溝、新興技術人才供給的結構性缺口等問題,是構建健康數據人才生態亟需破解的核心命題。
三千萬缺口警鐘:學歷教育難解近渴,創新路徑迫在眉睫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助理研究員、博士后彭慶輝率先發言。作為國家高端智庫成員,彭慶輝以其對人才戰略的長期研究為基礎,敲響了警鐘:當前數字經濟相關人才缺口高達兩三千萬。單靠學歷教育體系難以滿足如此龐大的現實需求。彭慶輝指出,現有高校在數據全鏈條相關專業設置雖有進展(約100多所大學設立相關專業),但頂尖高校參與度不足,且培養周期長,無法匹配產業發展的“加速度”。他強調,數據工作需要復合型、跨領域協作的團隊運作(涉及合規、治理、評價、質量、定價等環節),因此,亟需探索學歷教育之外的“加速器”。他大力倡導由專業協會(如數據價值論壇主辦方數價委)牽頭,聯合高校、企業和社會組織,開展短期專項、面向實戰的培訓項目(如首席數據官CDO培養),并提出了極具創新性的建議:將職業院校的課堂直接設在企業一線,讓學生“邊干邊學”,大膽進行此類制度創新。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數字財金學院院長馮秀娟教授呼應了彭慶輝的觀點。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機制上與產業實踐存在錯位:院校按學期、課堂、學分運行,而產業則按項目、任務推進。希望在數價委及企業的支持下,探索更緊密的產學融合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應用的“無縫對接”,讓職業院校真正成為國家新質生產力的可靠人才保障。
北京國際數字經濟治理研究院數字教育專委會主任屈文超則從智庫橋梁作用的角度發言。他表示,人才缺口問題在服務政府和企業的過程中已被深刻感知。數字教育專委會成立的初衷正是為了打通產教融合的“深水區”,幫助院校精準對接產業需求,解決“尋不到產”或“融不通”的困境,切實扮演好院校與企業間的連接者的角色。
西部實踐:服務國家戰略,探索區域特色培養路徑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東數西算”工程,慶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建軍介紹了慶陽作為全國十大數據集群之一,其主要的發展成就及學院定位。作為甘肅省“東數西算”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基地的依托單位,慶陽職院正全力調整辦學思路,構建以大數據人才培養為主干專業群的特色體系。歡迎行業協會、數據管理交易機構及優秀大數據企業前往慶陽節點考察合作,共同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向新高度,為“東數西算”戰略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平涼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王國強分享了作為甘肅省“雙高計劃”建設院校的思考與實踐。他坦言西部職院在辦學條件和成果上與發達地區存在差距,但面對巨大人才缺口亦感使命在肩。職業院校在數據人才培養方法上已有積累(如項目式、情景式教學),但需根本性改革評價體系,建立貫穿學生三年學習的全過程、多維度綜合評價體系,希望企業深度參與產教融合全過程,包括參與課程設計、提供實習反饋,共同提升人才培養的適用性。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梁璐則分享了在產教融合方面的具體探索。蘭職院立足地方經濟,打造了極具特色的“蘭州牛肉拉面產業學院”,致力于將傳統產業升級為千億級產業鏈條,并從中提煉數據要素相關標準培養人才。同時,學院與中國電信共建“天翼云產教融合共同體”,與蘭州經開區共建產教聯合體,并引入“現代學徒制”(如與本地軟件企業合作實現“入校即入企,離校即就業”)。此外,學院與華為共建實訓基地,并推行“學歷+技能證書”模式,將服務延伸到終身學習。
共筑未來:產學協同,賦能數據價值釋放
主持人李曉坤在總結中感謝六位專家的真知灼見。他指出,通過各位來自院校的領導分享,深刻認識到數據人才是支撐數據要素市場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他們的探索和實踐為破解人才難題帶來了希望。會議最后表達了對下屆大會展示更多數據人才培養成果的期待。
本次論壇為政產學研各方搭建了深度交流平臺,直面數據人才生態建設的痛點難點,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產教深度融合、服務國家戰略等方面凝聚了共識,指明了方向,為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注入了強勁動能。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