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古都西安迎來一場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深度對話——“中華文根:邱宗康金文形意書《易經》成果展”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賈平凹文學藝術館、《書畫中國》紀錄片組、中和德勝(陜西)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集中呈現作者歷時多年創作的金文形意書法《易經》系列作品,以創新筆墨詮釋經典哲思。
金文形意對話千年哲典
下午3時,各大文藝大咖通過視頻發來祝賀。
邱宗康在致辭中指出,“《易經》的變易之道與金文書法的時間厚度具有精神同構性。我嘗試通過筆觸的虛實流轉,讓大篆金文從歷史中蘇醒,與當代觀眾產生情感共振,希望突破傳統金文書寫范式,通過墨色層次、章法重構等手法,將‘乾卦’的剛健和‘坤卦’的渾厚轉化為可感知的視覺韻律?!?/p>
多維呈現激活經典新生
據了解,本次展覽設置三大主題單元:在紀錄片展示單元,由《書畫中國》紀錄片組特別制作的影片完整呈現了作者的創作歷程和經典解讀;在原創手稿和作品展示單元,共展出作者百余幅卦象代表作品,記錄著邱宗康在藝術道路上的嘔心瀝血;墨彩金文展示單元中,在特制展柜燈光下,由作者原創調色的靛藍、朱砂等礦物色彩,與墨色金文筆法共同形成了一次跨域古今的時空對話。
賈平凹文學藝術館館長木南表示,“此次展覽通過三重視覺敘事建構——紀錄片呈現文化溯源維度,墨彩金文彰顯藝術創新維度,原創手稿揭示學術深耕維度,共同構建起傳統經典當代轉化的立體模型。”
“接下來,我們將在全國多個重點城市高校開展金文形意書《易經》全國知識講座,通過內容傳播、學術交流等形式將中國傳統文化推向國際舞臺,堅定文化自信,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被顒又鬓k方代表、《書畫中國》紀錄片出品人徐子越表示。
文化基因的當代表達
活動中,邱宗康現場為大家導覽,解讀其創作理念,200余名參展嘉賓走進作者的藝術世界。展廳內,百余幅以金文為基底、融合現代視覺表達的《易經》主題書法作品錯落陳列,卦象符號與金石筆意交織,形成獨特的時空對話場域,引發嘉賓陣陣贊嘆。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朱盡暉表示,“這些作品既保持金文的蒼茫質感,又注入藝術表現的張力,為傳統文化基因的當代表達提供了新范式。”
據悉,本次展覽自即日起將持續至5月13日,期間免費向公眾開放。作為“中華文根:邱宗康金文形意書《易經》成果展”的首發項目,該展后續將在全國多地巡回展出,推動傳統經典與地域文化的深度互文。(蔣文文)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