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的上海臨港,海亮股份智造基地的數字化車間里,數十條全自動機械臂正以毫米級精度舞動,一輛輛滿載貨物的卡車有序駛出園區。這座以傳統銅加工為核心業務的基地,曾在2023年5月創下單月銷量歷史新高,成為海亮股份國內產能布局的重要支點。
然而,在全球經濟波動與新能源產業變革的雙重背景下,這座看似穩健的“銅業堡壘”,正面臨著一場關于效率、成本與轉型的深度博弈。
傳統產能的“數智化”突圍
作為海亮股份國內核心生產基地之一,上?;氐漠a銷表現堪稱公司傳統銅加工業務的縮影。2023年5月,該基地以超預期的銷量刷新紀錄,單月出庫量突破萬噸,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海亮股份近年來持續推進的產線數智化改造。
據公司2025年2月披露的調研信息,通過裝備智能化升級,上?;氐纳a效率持續優化,單位成本顯著下降,這為其在低毛利環境下維持競爭力提供了關鍵支撐。從更宏觀的視角看,上?;氐漠a能釋放與海亮股份全球化布局形成互補——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海外產能占比已達36.09%,而國內基地則憑借快速響應能力和技術迭代優勢,鞏固了本土市場的份額。
不過,當前銅加工行業面臨的成本壓力與價格競爭困境,使得傳統業務的增長空間面臨新的挑戰。盡管上?;赝ㄟ^效率提升實現了局部突破,但如何在高波動的大宗商品市場中維持盈利韌性,仍是海亮股份亟待破解的難題。
新能源賽道的戰略卡位與陣痛期
如果說上?;卮砗A凉煞莸摹艾F在”,那么遠在西北的蘭州銅箔項目則承載著公司的“未來”。2024年上半年,海亮股份銅箔業務營收同比激增483.86%,銷量增長超450%,但受行業產能過剩與價格競爭影響,該業務尚未實現盈利。
這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映射出新能源材料行業的共性挑戰:一方面,電動車與儲能市場的爆發催生了鋰電銅箔的巨量需求;另一方面,行業仍處于產能消化與結構優化的階段。
值得關注的是,海亮股份的轉型并非盲目擴張。公司提出“三年進前三,五年爭第一”的目標,通過蘭州、印尼、摩洛哥三大項目的梯次推進,構建起覆蓋國內外的銅箔產能網絡。其依托傳統業務中積累的工藝經驗與客戶資源,為新能源業務的協同發展提供了潛在助力。例如,銅管與銅箔在原材料采購、設備運維等方面的共性技術,或將成為降本增效的突破口。
資本市場的期待與疑慮
二級市場對海亮股份的復雜態度,恰如其業務結構的“新舊交織”。截至2025年1月,公司滾動市盈率維持在20-21倍,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顯示投資者對其成長性仍持審慎態度。
但機構調研數據透露出另一面:2025年2月,民生證券、永贏基金等7家機構密集調研,重點關注公司與金龍集團的戰略合作、可轉債規劃及銅箔業務進展,顯示出資本對行業整合與技術突破可能性的關注。
這種分歧在資金流向上體現得尤為明顯。2025年1月24日,海亮股份主力資金凈流入超千萬元,大單資金呈現搶籌態勢,但中小投資者卻選擇離場觀望。這種分化或許源于對風險偏好的差異:機構更看重公司128萬噸銅加工產能的規模優勢及新能源賽道的長線潛力,而散戶則對短期業績波動更為敏感。
站在2025年的節點回望,海亮股份的轉型之路已無退路。傳統銅加工業務雖貢獻超80%毛利,但低毛利率與周期性波動注定其難以支撐長期估值;銅箔業務雖處虧損,卻是打開新能源萬億市場的鑰匙。
上?;氐膯⑹驹谟?,即便在成熟行業中,通過技術升級與管理優化仍可挖掘增長動能——其數智化改造經驗若能復制到銅箔產線,或將加速新業務的盈利拐點到來。
更深層的挑戰在于戰略節奏的把握。公司與金龍集團的股權合作,意圖通過行業整合提升議價能力,但并購后的協同效應仍需時間驗證;可轉債的兌付壓力與銅箔項目的持續投入,則考驗著資金調配能力。
若海亮股份能依托上海基地等成熟產能的現金流“輸血”,在新能源領域熬過產能出清期,或將在下一輪產業周期中占據先機。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