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設計獎“幫農客杯”(臨海)農副產品包裝設計大賽大眾評選活動落下帷幕,終評工作圓滿完成!本次大賽以“好食來臨 海納百味”為主題,匯聚廣大設計菁英創意作品,通過獨特視角和創新思維,為農副產品包裝提出創新的設計思路和實用的解決方案。鼓勵和引導農業生產者采用更先進的包裝技術和設計理念,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圖為中華設計獎“幫農客杯”(臨海)農副產品包裝設計大賽專家評審現場
圖為中華設計獎“幫農客杯”(臨海)農副產品包裝設計大賽大眾評選現場
該賽事不僅鼓勵設計師們能夠傳達臨海農副產品天然、健康、綠色品質的包裝,更倡導將臨海地區的文化與地方特色融入包裝設計,提升臨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文化傳播力。這一過程不僅是對傳統農業的革新與轉型,也為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圖為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余隋懷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余隋懷表示,本次大賽將在提檔升級臨海本土農副產品包裝上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品牌宣傳,展示臨海的多樣農副產品,并以創新設計吸引年輕消費者。余隋懷強調,希望此次大賽能長期促進高質量發展,讓臨海農副產品走向全國市場,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振興。
圖為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若梅接受臨海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堅強頒發聘書
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中國包裝聯合會包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若梅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農產品包裝需與時俱進,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因此,設計應融合臨海特色和文化,以講述地方故事為核心。通過創新包裝,不僅能夠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促進消費者的認同感,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設計在這里,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重要橋梁。
圖為中國旅游協會旅游商品與裝備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斌接受臨海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堅強頒發聘書
中國旅游協會旅游商品與裝備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斌強調,地域文化在農副產品的包裝設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優質的包裝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吸引,更是讓消費者在品嘗后能夠感受到深厚的地方文化。通過精心設計的包裝,消費者在享用美味的同時,能喚起對地域風情的回味與回想。這樣的體驗無疑增強了農副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升了其市場競爭力,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的活力與魅力。
圖為臺灣設計聯盟顧問、著名品牌設計師卓士堯接受臨海市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堅強頒發聘書
圖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高爾東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高爾東表示,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虛擬現實技術為包裝設計注入新活力。通過空間計算與智能技術,這一領域的設計已從傳統的外殼美學躍升至整體產品形象與用戶體驗的新維度。在本次參賽的作品中,以智能化、數字化方式參與設計,以空間計算和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提供支持的案例十分突出,促進整體設計行業發展升級。未來,用戶感受到的不再是單一的產品包裝,而是融入地方文化、藝術品味與人文氛圍的全新使用體驗。
圖為臨海市社發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德寶
臨海市社發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徐德寶表示,目前臨海本地農副產品包裝設計存在簡單化、同質化、缺乏品牌化等問題,優質設計的發現與推廣迫在眉睫。通過此次大賽,能夠評選出一批富有臨海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文創設計作品。這些優質作品的成功轉化,將促使農業生產者采用先進的包裝技術和設計理念,從而實現臨海農副產品的包裝升級,持續打響“好食來臨”的區域公共品牌,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惠及千家萬戶。通過此次大賽,臨海不僅為農副產品的包裝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為鄉村振興與地方文化的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優秀的設計作品將成為傳播臨海特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助力當地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充滿創意與生命力的臨海農副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讓每一位消費者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領略到臨海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與文化深度。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