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23日,以“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的第九屆工程建設行業互聯網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大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共同探討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新質生產力等熱點議題,以形勢研判、政策解讀、熱點探討和經驗交流,助力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會上,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袁正剛作主題報告,剖析建筑業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提出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新思考、新理念,分享轉型實踐和成果,為加快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助力。
錨定“一個核心”,打造精細化管理“新模式”
袁正剛介紹,近年來,建筑業快速發展,但仍面臨諸多難題。首先,從全球范圍看,建筑業勞動生產率遠遠落后于社會平均水平;其次,建筑業仍是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行業之一;最后,據統計,建筑施工作業只有30%的時間能夠直接創造價值,其他70%時間都由于進度計劃、生產資料等原因被浪費。
那么,建筑企業還會繼續以前的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嗎?袁正剛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數字化轉型才是行業發展的“新模式”。
袁正剛解釋,國際上絕大多數知名的建筑企業,都將“精益”發展作為最主要的目標。以全球大型施工企業法國萬喜集團為例,其在管理方面將“精益”理念融入企業各個方面,并提出精益建造不是一項輔助功能或額外任務,而是做所有事情的方式。大量的企業實踐表明,只有將精益和數字化相結合,將精益和BIM相融合,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細化管理“新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
認清“兩個前提”,推動規范化與工業化發展
在袁正剛看來,規范化與工業化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前提。規范化的核心是優化流程,規范動作,但建筑業高度專業、高度協同、高度獨特、高度動態的“四高”特點,決定了建筑業務規范化難度大、發展慢,效果不顯著;工業化的核心是提高效率,減少浪費,而當前建筑工業化發展仍然是散點式、碎片化的,沒有實現端到端的打通,生產提效不明顯。
基于此,袁正剛提出,數字化是實現規范化與工業化的關鍵。借助數字化技術,能夠打造基于數據驅動的PDCA(一種持續改進的管理方法,分為四個階段:計劃、實施、檢查、行動)循環,通過數字世界驅動現實世界,解決規范化、工業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實現精細化管理。
袁正剛強調,當前,推動精細化管理,必須關注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兩個核心問題:一是數字化質量不高,表現為數據不及時、不準確,軟件不貫通、不全面,硬件不可靠、不便捷;二是規劃實施碎片化,表現為規劃整體性不強、供應廠商整體能力不足。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數字化轉型的高質量、系統性是必然要求。
抓住數字化轉型關鍵,高質量、系統性賦能精細化管理
袁正剛介紹,廣聯達在數字化高質量、系統性建設方面作出諸多探索實踐,能夠全面賦能行業企業精細化管理。
在設計方面,廣聯達數維設計產品集(包括廣聯達數維房建產品和廣聯達數維道路產品)經過近十年打磨,將中國設計師的使用需求和習慣與現代化開發方向相融合,為設計行業提供高效數字化設計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數維建筑設計、數維結構設計、數維道路設計、數維機電設計產品等,完全能夠替代國外產品,真正實現正向設計和一模到底。
為實現精細化設計,廣聯達打造數維協同設計平臺,讓行業實現了二三維協同設計,項目協作效率翻倍;上下游多方協作,BIM價值無限延伸;設計質量嚴管控,強條規范不違反;數據驅動決策,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
數維房建設計成本一體化解決方案,基于廣聯達設計BIM產品體系,結合產品共同底層數據架構,借助GFC數據標準,進行兩種信息模型轉換,將設計業務、造價算量業務進行有機結合,使造價師可復用設計的三維BIM模型,進行工程量計量等業務,解決設計信息上下游傳遞的斷路問題,打通設計-造價兩種業務的信息。
設計施工一體化解決方案,基于BIM數據格式標準實現一模多用和系統性深化設計,設計模型可無縫傳遞到造價、施工階段,設計意圖傳遞零偏差,通過精準的工程量和模型信息提升項目盈余率,施工算量助力施工成本精細管控,讓過程控量更精準,真正實現數字驅動的精細化施工,助力項目降本增效。
中國十七冶集團設計院當涂經貿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為EPC項目,采用廣聯達協同設計軟件,實現設計算量一體化,發揮了EPC項目設計引領作用,提高了項目利潤率。
在施工方面,廣聯達聚焦數字工地和工地工業化建設。
傳統智慧工地重填報、重觀摩、重監管,數據采集沒有賦能業務,數字化未與工業化較好結合,碎片化嚴重,廣聯達打造的數字工地重數據、重自動、重應用,數據自動采集,賦能作業;數字化與工業化結合,賦能生產;精益一體化,賦能管理,實現精細化的物料、人員、設備、進度管理。
對于工地工業化,廣聯達打造了諸多精細化管理典型場景。例如,項目群塔調度“無人化”解決方案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吊鉤可視化、塔司身份識別、塔吊防碰撞、遠程自動駕駛等,確保塔吊運營安全可靠。數字化物料管理系統,實現從單點驗收到物資全過程連接的物資一體化應用,不但可以防作弊、防虛收、防偷拉、防虧量、節省人員精力,還可以為項目節省成本。AI智能物料能夠助力工地現場全物資節本增效,止損1個百分點。數字勞務管理系統,能夠以實名制數據引領連接成本履約體系,實現成本精細化管理,助力項目利潤提升。采用AI+視頻等技術,實現對環境/人的不安全狀態的監控。項目數據決策系統(PMsmart)以算量為基礎,以進度為主線,通過崗位和現場數據的自動采集、處理和連接,自動拉通項目算量、進度、勞務、物資等關鍵業務數據,實時動態監控項目目標、自動發現偏差,分析問題原因,及時提醒和報警,并給出解決方案,幫助項目經理和班子成員在最佳的時機規避項目風險、解決問題,進而降低部門之間協同工作成本,保障項目履約,提升項目利潤,告別救火式項目管理。
最后,袁正剛表示,廣聯達打造了建筑行業數字化的核心能力PaaS平臺——廣聯達建筑業務平臺(GBP)。平臺以開放架構方式提供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核心能力,滿足建筑企業客戶和行業應用開發商(ISV)在業務集成、產品適配、應用開發和生態推廣等方面所需的數字化能力需求。平臺不僅僅是廣聯達全系產品的堅實底座,也是眾多設計、咨詢、施工等跨領域先鋒客戶的合作伙伴,目前,廣聯達已與電力、水利水電、鐵路、公路、石化管網等10余個行業頭部建立生態合作圈。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