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婚俗改革,有效預防化解家庭矛盾糾紛,提高群眾經營婚姻家庭的能力,引導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近期,市民政局邀請省內外專家分場次舉辦“婚姻家庭大講堂”活動,向基層不同的受眾群體提供“精神大餐”,深受群眾歡迎。
7月26日下午,市金臺區市民中心會議室座無虛席,來自全區各鎮街的分管領導、民政干部、各村(社區)紅白理事會負責人、鄉賢能人、群眾代表共120余人聆聽專家講座。陜西東晟合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應用心理學導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課程導師李珍真(李爭爭)女士站在應用心理學角度,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切入點為社區進行應用心理學主題分享,她生動、系統地為學員分析了婚俗陋習、家庭矛盾產生的根本原因、解決對策及訪談技巧等,讓一線工作人員學會了如何運用更加專業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身處婚姻家庭困擾的人群以更合法、合理、合情的方式調處各類矛盾,以促進婚姻家庭幸福、鄉村和諧振興。
7月27日上午,在渭濱區英達路社區會議室,李珍真導師采用理論講解、案例解析、角色扮演、互動交流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深入淺出地剖析家庭不同角色的責任與義務,當前家庭矛盾產生的原因、表現形式及特點,闡述了婚姻關系、婆媳關系、親子關系對家庭和孩子的影響,巧妙拋出問題,引人深思共鳴,讓大家在共情中思索婚姻家庭真諦,增強了群眾解決婚姻問題的能力和意識,幫助群眾樹立正確健康的婚姻觀和家庭觀,引導群眾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以家庭和諧促進社區發展、社會穩定。英達路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婦女工作者及部分居民近50余人聆聽了講座,進行了互動交流。參與講座的劉大媽深有感觸地談到:“長期以來我與兒媳婦關系總是處理不好,兒子夾到中間很難受,今天的講座說到了心坎上,作為長輩,我會率先反思自身問題,做出積極改變,家和萬事興,希望我們家的氛圍越來越好,我和老伴也能安享天倫之樂”。
金臺區作為全國首批婚俗改革實驗區,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在全區68個村、56個社區均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成立56個鄉賢能人工作室,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婚姻家庭服務、矛盾調解勸導等工作。渭濱區橋南街道辦英達路社區是全市“四型社區”建設的示范點,因地制宜長年舉辦形式多樣的“法律與家庭”小講座活動,促進幸福和諧社區建設。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