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記者從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獲悉,該所選育的優質水地小麥品種“品育8012”,作為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連續3年的主推品種,在今年夏收中經多地多點測產后,穩產豐產表現穩定,受到專家、企業和農民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品育8012”是由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姬虎太研究員帶領團隊選育出的水地小麥新品種,該品種于2018年12月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于2020年通過山東省、河北省小麥新品種引種試驗。2020—2022年連續三年被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農業生產主推品種,該品種具有抗旱節水、耐熱、耐低溫、近免疫白粉病、發育穩健、高產穩產等特點,對氣候變化適應性較好。自審定以來,在山西省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40萬畝,是目前山西省推廣種植面積最大的水地小麥品種,在山東、河北累計推廣種植面積420萬畝。
6月9日—20日,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姬虎太研究員團隊聯合先正達集團、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在濟寧市任城區白咀村、滄州市南皮縣玉春谷物種植家庭農場、臨汾市洪洞縣辛村鎮馬三村等三個試驗點,對“品育8012”示范田進行了實打實收測產:濟寧白咀村折合單產為779.5公斤/畝,南皮玉春谷物種植家庭農場折合單產為637.7公斤/畝,洪洞馬三村折合單產為651.04公斤/畝。參與測產的滄州市農業農村部門有關專家表示,“品育8012”在滄州市鹽堿地塊實現高產,充分證明該品種的耐鹽堿特征特性,是小麥育種研發技術上的突破。
姬虎太說:“今年在小麥生長前期斷崖式降溫、開春后低溫頻發影響小麥返青的情況下,‘品育8012’在山東、河北、山西等多地均達到豐產、穩產,得益于該品種耐低溫、多抗、高產的特性。生產實踐證明,‘品育8012’抗災能力強、節水廣適,抗逆性強,近免疫白粉病,田間長相清爽,深受麥農和收儲企業歡迎;同時,其籽粒外觀品相好,蛋白質和濕面筋含量高,穩定時間3分鐘左右,適宜制作符合大眾口味的蒸煮食品,因而廣為加工企業和消費者所選擇;又因其耐異常低溫,風險性小,深得種子企業喜歡。因此,‘品育8012’經受住多種自然災害的考驗,是能扛起糧食安全重任的小麥新品種?!?/p>
(編輯:楊永利、曲樑)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