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礎設施部總經理喬納森·穆加出席領先行業活動,強調非洲可持續基礎設施發展機遇
2023年6月16日,上?!?/span>在今年6月1日至 2 日于澳門特別行政區舉行的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以下簡稱“國際基建論壇”)上,標準銀行集團全球基礎設施部總經理喬納森·穆加特別強調了非洲每年預估超過1000 億美元的基礎設施缺口中所蘊藏的投資機遇,并鼓勵在整個非洲大陸的基礎設施建設中采用對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的實踐。
國際基建論壇歷經14載,被視為業內領先的基礎設施投資論壇之一。今年的論壇吸引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代表參會,其中包括40余名部級及以上嘉賓,來自近20家金融機構的高管,以及700多家企業和機構。
會議期間,標準銀行集團全球基礎設施部總經理喬納森·穆加在以“綠色引領、金融創新賦能國際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論壇上,分享了非洲可持續基礎設施的投資案例。
本次主題論壇研究了國際基礎設施項目的綠色技術和融資,以及如何在能源、建筑和交通等關鍵基礎設施領域促進清潔和低碳轉型的議題。喬納森·穆加與行業領袖們共同探討了如何減少基礎設施投資碳足跡、基礎設施投資本身如何產生顯著的環境效益等內容。
標準銀行集團全球基礎設施部總經理喬納森·穆加表示:“我們將把握機遇,攜手客戶,鼓勵和倡導在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等方方面面采用綠色的、對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的實踐和慣例,涵蓋各類基礎設施,如公路、鐵路、供水管道以及港口、碼頭及裝卸站等?!?/span>
喬納森·穆加指出:“例如,非洲的可持續運輸和物流系統,包括綜合物流在內,呈現著不斷增長的趨勢。綜合物流系統以優化各種運輸模式的綜合使用、鼓勵從大量使用公路轉向使用鐵路作為主要的內陸運輸方式為重點。這種方式能夠產生顯著的ESG效益,減少75%的外部成本。而非洲的鐵路基礎設施破損嚴重,需要大量資金來修復貿易和通勤路線,這正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遇。”
作為非洲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也是唯一一家參會的非洲商業銀行,標準銀行集團提供了獨特的綠色基礎設施融資的非洲視角和觀點,其中包括非洲國家所面臨的巨大基礎設施缺口——非洲每年基礎設施赤字預估超過1000億美元,以及為滿足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將帶來的潛在需求所需的大規?;A設施改善。此外,非洲所特別面臨的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也意味著可持續基礎設施投資將為當地提供另一個重要機遇,即建立一個更清潔、更綠色的未來。
“我們承認非洲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缺口,與此同時,關注建筑行業的碳減排措施也非常重要,例如逐步用新的碳效率和成本效益都更高的工廠淘汰掉老舊的碳密集型水泥廠,或者是采用替代燃料。”喬納森·穆加補充道,“我們也注意到不同的經營環境的具體情況存在著細微差別,并努力支持當地政府實現公平的能源轉型。因此,我們在ESG方面的行動不僅參照全球的最佳實踐,同時也嚴格遵循我們業務運營所在國家的監管要求?!?/span>
標準銀行集團為非洲諸多可持續能源和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其中包括為科特迪瓦第二大港口圣佩德羅港的新港口碼頭、馬希潘達鐵路、肯尼亞拉穆港這一重要貿易和物流路線的開發進行了融資;集團還為當地計劃新建的風力發電廠、南非首個可調度的大型集中式電池儲能和太陽能光伏項目提供了融資服務。2022年,標準銀行促成了32項可持續融資交易,調動了30億美元的可持續融資,并承諾在2023至2024年期間融資26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項目。
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聯合舉辦。
關于標準銀行集團
標準銀行集團是資產規模最大的非洲銀行,網絡遍布非洲20個國家和5個全球金融中心,總部位于南非約翰內斯堡。標準銀行集團于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SBK,同時也于納米比亞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SNB。
標準銀行于161年前在南非成立,并于20世紀90年代起在其他非洲國家拓展銀行業務。
平衡的業務組合,以及連接非洲與特定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市場的定位策略,共同奠定了標準銀行的增長。
集團在非洲擁有46000余名員工(不包括Liberty公司的員工)、分行逾1143家、自動取款機6600余臺,提供涵蓋個人、商業、公司、投資、財富管理等領域的各項服務。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財年),標準銀行集團全財年本業獲利為342億蘭特,股本回報率提高至16.4%,資產凈值增長10%。截至2022年12月31日,標準銀行市值為2840億蘭特(170億美元)。
全球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ICBC)作為最大股東,持有集團20.1%股份。此外,標準銀行集團與中國工商銀行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旨在促進非洲、中國和特定新興市場間的貿易與交易。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