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精彩的演講非常精彩,使我茅塞頓開!從循規蹈矩學習的過程中,我突然之間也就有了清楚可見目標!”3月18日在下午,安徽省蚌埠醫學院龍湖大講堂第一場研討會講談。中國工程院教授劉德培、范先群重回母校,在龍子湖畔與3000多名青年學子共享學習生涯與為醫之法。3個多小時研討會后,該學校2019級臨床醫學學生們蔡菁菁仍掩不住激動之情,她告訴記者,手掌心都拍紅了也不盡興?!案吲d得不知道該怎么形容了!”
今年政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高等職業教育自主創新。如何培養仁醫?蚌埠醫學院將龍湖大講堂做為發力點,邀約各界人士名人進校園,為青年學子給予醫學常識以外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文化滋養,幫助其開闊眼界、掌握基本國情世態,營造正確三觀。初次研討會就邀請到了劉德培、范先群二位杰出校友。
劉德培作為國內著名醫藥學分子生物學家,都是蚌醫擺脫的第一位教授。當日,劉德培在《終生進京趕考,永遠當好學生》問題精彩的演講中,提及了20個世紀70時代他在蚌醫讀書的經歷——他認為,老師們不但教給了扎實的基礎,更教他“冷板凳”的韌勁、恒心、體力,讓他受益終生。他回憶說:教師常向學生們注重,醫學專業的教學在醫院病床旁。應對患者“性命相托”的認可,務必滿懷赤子之心因病施治,不唯書不唯師更不唯權威性。
1987屆蚌醫同學范先群在職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醫學院醫生,是國內頂尖眼科醫生。并以《新時代醫學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問題,通過自己的上學、工作經驗作線,串聯起淮河岸邊蚌埠醫學院和黃浦江畔的上交大醫學院。“我還在蚌醫讀書的時候,看到課桌上都刻有‘上二醫’三個字。之后1990年去上海念碩士研究生,見到學校桌上刻有相同的‘上二醫’,才把1958年上二醫授命援建蚌醫連接起來。”恰好是全方位還原上二醫的教學教學方式,蚌醫也因為起點高、規范嚴、規定嚴聞名醫藥學教育領域——自打1958年辦校至今,迄今已培養出15萬余名高質量醫療衛生優秀人才,其中還有5位中國院士,總數位居全國醫科大學類院校并排第七、安徽省省屬高校并列第一。現如今,在范先群的影響下,上交大醫學院與蚌醫產生多方面的密切合作,間隔半個世紀歷久彌新氣血。
“迄今記得院校開了畢業聯歡會的那天,我激動到睡不著覺,順著淮河岸上疾步,一邊走一邊想象未來的人生?!敝v話中,范先群尤其講的是為醫之法——醫師的本事是以患者的身上學習到的。應對患者需有心懷感恩、善良之心,更應擔起擔任、自主創新之責。僅有甘于奉獻、為人民服務,自始至終涵養家國情懷,才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看到教授師兄,蚌醫藥學子有數不盡的難題。應對“怎樣對職業類型維持長期的好奇心與喜愛”“什么愛好對醫藥學事業發展個人提升更具助益”“如何擺脫上學、科學研究路上的艱難”等諸多問題,二位教授用質樸生動的語言,在交流中與青年學子坦誠相待。
“這也是醫學專業對前輩們的一點心意,也請師兄檢測大家基本功。”作為禮物,學生將手繪畫的形象化解剖圖和拍的校園美景做成宣傳畫冊贈給二位教授。劉德培形容學生禮物“是一份沉重的情意”,范先群一樣懷著打動,再三收下禮品。
研討會上,教授們演說時常被師生們雷鳴般的掌聲切斷。會議后,大伙兒仍舍不得離開,將教授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真是密不透風?;厮奚幔v堂的經典話語仍在班群里霸屏:“范教授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并不是生和死,反而是患者立在醫師面前,醫師只看到病況,沒有看到患者’”“看到教授們風彩,真正理解什么是‘蒼生大醫’了”……
“只需師生有必須,龍湖大講堂就會一直辦下來?!卑霾横t學院黨委書記蔣家平表明,希望同學們學習培訓教授校友們胸襟國與家、服務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精神,探索真理、挑戰自我的治學態度,持續修身養性、提高本事,將青春年少自我融進中華民族大我,與國家經濟發展同行業,與民族偉大復興同進,在守護居民健康的高尚工作當中,不斷追求卓越,完成人生精彩,綻開最美麗韶華。
當天上午,由該學校舉辦新時代臨床醫學峰會揭幕。緊緊圍繞新一輪臨床醫學的變革,自主創新臨床醫學方式,杰出校友和社會各界專家教授圍桌而敘,在杰出校友交流會、峰會主旨演講、龍湖大講堂研討會和學術討論等過程中各抒己見,多方位策劃院校發展路線、學科基本建設、人才的培養、開放合作。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