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8年6月29日招股公司章程披露,51張信用卡在首惠開盤前向股東收購了首惠開盤的全部股份,對價包括三部分:①rmb4.6億現金對價;②杭州恩牛約1.956%的信用卡全資子公司股份;③約1.5455%的信用卡股份。當時有報道稱,此次收購案的總交易價值超過10億元。
根據公告,上述收購于2017年12月交付,現金對價約2.593億元已支付給前股東,前股東已獲得杭州恩牛約1.956%的股份。51信用卡表示,剩余對價部分將在中國人民銀行確認雅酷時空支付許可證實際控制人變更后支付,楊帆及其相關主體負責完成。
根據《非金融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支付機構在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工商變更前,有四項事項需要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即①變更公司名稱、注冊資本或組織結構;②變更主要投資者;③合并或分立;④調整業務類型或改變業務覆蓋范圍。顯然,收購支付機構屬于需要批準的“主要投資者變更”項目。
雅酷時空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冊資本1億元。2011年12月獲得第三批支付許可證,包括發行和接受預付卡(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網上支付,手機支付。雅酷時空于2021年12月順利完成第二次續展,牌照有效期已延長至2026年12月。
綜上所述,51張信用卡需要花很多錢購買支付許可證,并首先支付部分錢。其余部分需要等待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楊凡需要處理支付許可證變更的相關事宜。
關于支付牌照控制權的爭議
但多年來,截至“內幕消息”公告(2022年1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尚未確認支付許可證實際控制人的變更。從工商信息的股權鏈接來看,雅酷時空總公司的首惠開盤經歷了“旋轉”的變化。
2017年12月,首惠開業投資者和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原股東全部撤出,杭州尚牛資本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杭州恩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均為51張信用卡相關實體。51張信用卡的創始人孫海濤取代了楊凡,成為了首惠開業的法定代表人。
2019年7月,首惠開盤投資者和法定代表人再次發生變化,51信用卡相關實體退出投資者序列,原股東幾乎回來。楊帆取代了孫海濤,再次擔任首惠開盤的法定代表人。
因此,從目前的工商信息來看,楊帆是首惠開桌的實際控制人,這與雅酷時空的實際控制有關。
不難看出,支付許可證的控制權與公司的控制權是獨立的,兩者沒有“先來后到”的區別。支付許可證的所有權需要中國人民銀行認定,公司的所有權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劃分。在一定程度上,51信用卡與楊帆的爭議就在這里。前者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審核完成”就是交易完成,后者認為“公司變更完成”就可以交付。
這個問題可能會在《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正式實施時得到解決。根據本條例草案,支付機構需要實施“許可證”準備制度,第三方支付業務將正式確定為“外部許可經營項目”,即從事項目的市場實體,需要到中國人民銀行辦理許可證文件,然后向工商局申請營業執照。這樣,當涉及支付機構的投資者將來發生變化時,他們可能需要首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的審計。
據移動支付網報道,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業務管理部回復稱,雅酷時空擬將實際控制人變更為“51信用卡”(運營商為杭州恩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因提交的材料不符合法律要求而未被接受。
擱置爭議,共同發展?
在爭議中,誰屬于支付許可證變得奇怪起來。
對于楊帆等前股東來說,如果不“爭取”,讓51張信用卡獲得便宜的支付許可證。顯然,在爭議中,楊帆作為前股東,需要51張信用卡“支付尾款”,否則應繼續管理首惠。
對于51張信用卡,如果你“全額支付”,你將以高價購買一張尚未獲得主管機構認可的支付許可證。隨著支付許可證價格的下降,“全額支付”幾乎相當于一個高水平的鎖,這似乎不是很劃算。
在公告中,51張信用卡表示,楊帆在過去幾個月里變得激進,直接前往北京首惠開業辦公室,聲稱首惠開業人員應向工作報告,而不是51張信用卡。并限制首惠開業管理與51名信用卡員工接觸,并派員工進入首惠開業干預業務運營。在這方面,51張信用卡與楊帆及其代表進行了討論,但沒有達成共識。
在收購首惠開盤和雅酷時空時,51張信用卡認為約定的剩余對價支付條件(中國人民銀行審批)尚未達成,因此未支付剩余對價是正常的。51張信用卡聲稱,它在促進這一條件的過程中已經充分合作,但它無法控制它是否最終能夠滿足這一條件。例如,51張信用卡利用其子公司向首惠開盤分公司首惠時代和雅酷時空提供貸款,以支持其業務運營。
目前,51張信用卡以償還貸款(約1億元)為由,對首惠時代和雅酷時空采取法律行動,向法院申請并獲得法律凍結的銀行賬戶,以確保不會有不正當的資金流出。
這樣,盡管爭議雙方目前的結果還有待確定,但支付機構首先受傷。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