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的高能耗特性作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2021年5月,綠色和平與賽寶計量檢測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數據中心總能耗約1507億千瓦時,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約9485萬噸。預計到2035年,全國數據中心的能耗將達到4505-4855億千瓦時,屆時全國數據中心的碳排放量將超過1億噸。
數據中心作為實現碳中和總體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實施碳中和戰略不可或缺的驅動力。在過去的一年里,政府對數據中心的節能減碳發布了許多政策指導。例如,2030年碳峰行動計劃強調,新基礎設施應提高能耗結構和非化石能源消費的比例;提出加強高能耗企業使用綠色電力的剛性約束,鼓勵行業領先企業發揮示范作用,提高綠色電力消費的比例。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企業在政策指導更加明確、電力交易機制更加順暢的情況下,布局了碳中和。根據《綠云2022》的報告數據,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秦淮數據、萬國數據、世紀互聯網、博浩數據、奧飛數據等8家企業承諾在2030年及之前實現運營范圍內的碳中和目標。十家企業開始探索數據中心支持的新能源和儲能設施,以促進能源用戶甚至電網的綠色低碳發展。例如,世紀互聯網在廣東數據中心部署了分布式光伏儲能項目,以滿足當地需求。
根據報告排名,騰訊在互聯網云服務企業中排名第一,因其全面的信息披露、健全的碳中和目標和較大的綠色電力交易總量而取得了較高的成績。阿里巴巴和百度獲得2分和第三名,字節跳動僅排名第七,落后第一梯隊。根本原因是它沒有披露碳中和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實質性目標,也沒有披露關鍵的環境信息。
在數據中心企業中,萬國數據憑借其在綠色電力消費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積極進步,從去年的第六名躍升到第一名,秦淮數據和世紀互聯網排名第二。、3名。
“一批以騰訊和萬國數據為首的企業涌現在互聯網科技行業,大步走向2030年直接碳中和和100%可再生能源。相比之下,如果你想成為中國的“第四朵云”,與騰訊和阿里巴巴競爭的云服務市場的字節跳動并沒有公開披露實質性目標,行動落后。我們期待字節跳動超越行業步伐,積極走向2030年全供應鏈碳中和?!本G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呂分析。
碳排放管理逐漸納入數據中心
互聯網數據中心公司作為一個大型電力用戶,在中國經濟低碳轉型的總體方向和“雙碳”目標明確的前提下,面臨著能耗和碳排放的雙重合規要求。一方面,在“十四五”期間,能源“雙控制”責任評估結合能耗強度和總能耗,不斷加強,不斷促進數據中心低碳轉型的發展。另一方面,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創造條件,盡快實現能耗“雙控制”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制”轉變,為碳排放管理的基本任務奠定基礎。
在能效管理方面,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對數據中心的PUE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疊加了懲罰性電費。2021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確定,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平均電能利用效率已降至1.3以下,中國樞紐節點進一步降至1.25以內。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政府嚴格布局了核心數據中心、5G等新基礎設施綠色優質發展實施計劃,加強了對核心城市的管理。
與此同時,數據中心被列入碳排放管理的號角已經在當地響起。根據廣東省《2021年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自2022年以來,廣東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增加了數據中心等新產業的覆蓋范圍,包括世紀互聯網、光環新網、百度等城市二氧化碳直接間接消耗超過5000噸的數據中心設施作為重點碳排放單位。
報告顯示,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秦淮數據、萬國數據、世紀互聯網、博浩數據、奧飛數據在內的8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加快了碳中和行動,并在2030年及之前設定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標。寶信軟件提出2023年實現碳高峰,2035年實現碳中和30%。此外,華為,JD.COM、騰訊、百度、萬國數據等9家企業設定了不同程度的碳減排目標(總量/強度),設定了數據中心PUE目標。
然而,企業在減排方面仍然缺乏行動。到目前為止,騰訊承諾在2030年實現其運營和產業鏈的全面碳中和還不算太晚。阿里巴巴云計算業務在2030年實現碳中和還不算太晚,其他22家公司還沒有公開設定碳中和目標和計劃。
在節能減排的實質性措施方面,報告評估的24家互聯網技術公司中,只有寶信軟件公司尚未公開披露數據中心的節能減排和能源再利用措施。數據中心余熱回收、液冷節能、UPS不間斷電源等其他23家企業在節能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逐步降低數據中心的PUE值,降低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40%以上的企業披露了可再生能源配套儲能設施的探索和實踐,以促進數據中心參與峰谷類和電網調度,加快用戶側綠色低碳轉型。
“與全球同行業水平相比,中國互聯網技術產業的碳中和目標設定仍存在一定差距。企業應盡快在2030年前的經營范圍內設定碳中和目標,進一步提出覆蓋2030年前全價值鏈的碳中和目標,并設定絕對減排目標。”報告建議,“在選擇碳中和路徑時,應優先直接減少凈零排放(購買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鼓勵企業參與和支持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但不建議通過購買碳匯來實現碳中和?!?/p>
互聯網公司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交易
作為用電者,互聯網技術企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數據中心購買電力。在數據中心節能技術不斷發展的前提下,100%的可再生能源被視為行業碳中和的關鍵一步。從政策倡導到市場機制開放,給中國互聯網技術公司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在“雙碳”戰略的指導下,主管部門積極推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引導數據中心公司消耗可再生能源。同時,一些省市支持激勵政策,鼓勵企業消費綠色電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國目前的政策政策沒有針對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出量化評價目標,但地方省市進一步提出了北京《關于進一步加強數據中心項目節能審查的若干規定》等明確規定或激勵政策,鼓勵2021年及以后建成的項目到2030年實現100%(不含現有電網)可再生能源比例;廣東省能源局《關于明確省級數據中心能耗保障要求的通知》提到,如果數據中心通過電力現貨市場交易消耗海上風電,可以扣除雙重控制評價項目的能耗。
報告指出,在中國,企業消費可再生能源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建立自己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購買綠色證書、投資可再生能源電站和社會采購可再生能源?;ヂ摼W技術企業的碳排放源主要集中在數據中心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面對數據中心1億元的電力消耗,互聯網技術企業越來越選擇在可再生能源交易上努力工作,可再生能源也被認為是行業碳中和行動的關鍵一步。
2021年9月7日,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交易電量達到79.35億千瓦時。在這股綠色電力采購熱潮中,包括騰訊、萬國數據和秦淮數據在內的眾多互聯網技術企業參與了交易。
據彭博社新能源金融統計,阿里巴巴和秦淮數據公開披露,2021年綠色電力消費分別為269GWh和183GWh,分別在2021年中國綠色電力采購客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但騰訊在2022年披露或規劃的綠色電力交易中排名第一?;ヂ摼W技術企業已成為歐美綠色電力交易完善市場可再生能源采購的先鋒。據彭博社新能源金融統計,2022年前五個月,全球科技企業通過電力采購協議排名第一。(PPA)這樣,共簽署了6.3GW的綠色能源,占公司PPA總簽約量的64%,其中亞馬遜以5.03GW的采購量排名第一。
報告顯示,一批碳中和先鋒出現在互聯網技術行業。六家公司承諾在騰訊、萬國數據、秦淮數據、世紀互聯網、博浩數據和數據港等2030年及之前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相比之下,一年半前,只有一家公司提出了上述100%可再生能源的目標。此外,阿里巴巴、騰訊、秦淮數據等龍頭企業在綠色電力消費總量上取得突破,實現了“億千瓦時”等級的大規模綠色電力采購。
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互聯網技術產業與100%可再生能源目標的實現還有很大差距。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國家綠色電力消費只有30%以上,而其他企業不到10%或未披露。
“在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前提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尋求低碳轉型,已成為互聯網科技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企業需要在自身經營范圍碳中和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碳中和承諾范圍擴展到整個供應鏈。同時,我們期待企業在綠色電力總消費和消費比例上下功夫,真正實施100%可再生能源轉型?!眳涡澜ㄗh。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