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生產生活習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的新征程中,逐步有序地向綠色低碳轉變。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的新征程上,中國的生產生活習慣正在逐步有序地向綠色低碳轉型,維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心,堅持走生態優先、低碳綠色發展的道路,使綠色成為優質發展最鮮明的背景。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浙江省臺州市玉環市位列前十。
行業穿著“綠色衣服”,靜制動
浙江省有5個縣市位列榜單前十,成為前十名中排名最多的省份。其中,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除了在生態保護、農村振興等知名領域表現突出外,還以“猛”“綠”的工業經濟成績單為安吉加分不少。在安吉,“碳效代碼”已經成為工業企業的“綠色身份證”,可以清晰地為企業畫出“高碳高效”、“高碳低效”、“低碳高效”、“低碳低效”的畫面。其最終目的是促進高碳低效公司和行業的減少。低碳高效公司和行業加綠色公司也是如此。
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優質綠色發展一直是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第三名的“金名片”,也是新昌將“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完美融合的成果。中共新昌縣委書記黃旭榮分析,新昌之所以能走出科技創新驅動下工業優質綠色發展的道路,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領導力在變,“工業縣、創新縣、生態興縣”的發展理念不變。2005年以來,新昌“壯漢斷腕”幅度較大,大量污染嚴重的醫藥化工公司關閉、停止、搬遷,堅定了“必須依靠科技的力量來支撐”的信念;二是資源整合的方式在變化,政府在“資源生成”領域的定位也在不斷變化;第三,市場環境在變化,公司堅持以科研為主的理念不變。新昌原有的產業基礎多為科技驅動型,公司“盯著市場,盯著明天”從事R&D。比如新和成公司蛋氨酸項目成功實現產業化后,公司累計獎勵R&D人員和產業團隊近1500萬元;第四,服務模式在變,做好公司“小二店”的態度不變。新昌每一位領導干部也把科技創新作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關鍵要素,把做強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最好的資源交給企業,真正把自己定位為“店小二”,構建具有新昌特色的“商業環境”。
深入挖掘自己的特點,將優勢發揮到極致。
在這份名單中,位于河北省第四的張家口市張北縣表現出色。張北生態資源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有利于促進綠色優質發展。無論是年平均氣溫、常年平均風速、年平均日照時間和空氣質量,都是發展生態旅游、新能源、數字經濟的理想場所。特別是隨著國家“數字中國”和“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云計算“黃金緯度”、豐富的風景資源、北京家門口的草原、元中都遺址等獨特的氣候、生態、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放大,張北新能源、數字經濟、旅游保健等新業態發展潛力無限。
據中共張北縣委書記李鵬舉介紹,張北深挖自身特色,確立了新能源、數字經濟、旅游保健、現代農業。高端制造“41“主導產業,構建支撐多元化、布局合理、鏈條高端的現代產業體系。新能源安裝規模達801萬千瓦,成為全國第一個可再生資源縣;建成阿里北方云基地等7個數據中心,服務器規模達43萬臺,成為京津冀最大的信息技術服務基地。
巧合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這份榜單排名第九,提出創新“生態”“發展模式,促進旅游、醫療保健、文化與現代特色農業的緊密結合?!伴L期堅持綠色發展,突出了樂業的生態優勢,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卑偕懈笔虚L、樂業縣委書記方志高表示,“要堅定不移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定‘生態文明立縣’戰略,實施‘大生態’行動,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p>
依托小康17年獨家發布的中國小康指數(現為中國現代發展指數),建立了縣區優質發展綜合體系。自2020年發布以來,“中國未來投資百強縣市”、“中國經營環境百強縣市”等重量級榜單引起了地方政府、媒體和各行各業的高度關注,為全國縣區提供了客觀的發展指標、評價和總結。中國縣域發展名單致力于建立中國縣域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以多維度的名單呈現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偉大成就,記錄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的偉大進程,力求在客觀公正的原則下,以前沿央媒的視角,聚焦縣域,關注民生,向社會呈現真實、準確、有效的大數據分析和成果解讀?!缎】怠冯s志將于2022年繼續獨家發布《2022中國縣域發展榜》,該榜單將由12個主題組成,同時面向全國各縣區,進行多項榜單合作,體現榜單綜合效應,賦能縣域發展。
作為“2022年中國縣域發展榜”之一,“2022年縣市綠色優質發展百佳樣本”包括全國2757個縣區行政單位,包括市轄區內的地區和港澳臺,實現全球覆蓋榜單。通過全網數據分析,列表評分提供了三級梯級評價:基于全網大數據,判斷網絡認可度、客觀指標分數和特性特征分數。此外,還設置了四個加權指標:網絡數據分析的40%基礎分數、縣區專項調查的20%加權分數、社會公眾態度的20%加權分數和專家評價意見的20%加權分數。
設置政府措施、經濟發展現狀、生態環保資源、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生活、綠色交通、綠色消費觀念等7個評價層次的“2022年縣市綠色優質發展百佳樣本”名單,設置循環經濟、城市慢行、綠色信貸、綠色產業基金、綠色保險、生態補償制度、綠色績效、碳排放交易、綠色債券等120個關鍵詞標簽。每份名單收集了超過1億條有效的網絡信息源,充分展示了中國城市和縣區綠色優質發展的現狀,也深刻揭示了中國各省縣的綠色優質發展。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