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殊醫療用途配方食品?
自1790年Hunter治療吞咽肌肉麻痹患者首次使用鼻胃管飼料提供腸道營養支持以來,醫學研究者逐漸意識到,腸道營養可以在某些類型的疾病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具有獨特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便利性。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特殊的醫療用途配方食品在歐洲、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相繼使用。與靜脈營養相比,特殊的醫療用途配方食品具有無需穿刺或置管的優點,大大降低了感染后的生存率。
在中國,特殊醫療用途的配方食品是專門加工制備的配方食品,是滿足有限飲食、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特定疾病狀態群體對營養或飲食的特殊需求。與普通食品、保健品和藥品不同,這類食品必須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使用。
特殊醫療用途配方食品有哪些分類?
特殊醫療用途配方食品分為獨特的醫療用途配方食品,供1歲以上嬰兒食用,獨特的醫療用途配方食品供1歲以上嬰兒食用。
(一)特殊醫療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嬰兒需要特殊的營養供應,幫助他們在母親體外追逐生長,因為他們的出生時間還沒有完全發育。一些嬰兒出生后,由于自身原因,他們的消化道無法吸收嬰兒配方奶粉中的整個蛋白質(乳蛋白)。如果他們不小心吃了整個蛋白質,就會引起過敏癥狀。由于特殊體質的“挑剔”,這些嬰兒需要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吃“特殊食物”。這類食物選擇特殊的配方和工藝,稱為特殊的醫療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為了適用于不同情況的“特殊嬰兒”,特殊醫療用途的嬰兒配方食品分為六種:無乳糖/低乳糖配方、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氨基酸代謝阻礙配方。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當這類食物需要獨立食用或與其他食物一起食用時,其能量和營養元素可以滿足0。~六月齡特殊醫學條件嬰兒生長發育需要,六月齡以上需要添加嬰幼兒輔食。
特殊醫療用途配方食品
獨特的醫療用途配方食品,根據不同的臨床需求和適用人群,分為全營養配方食品、特定的全營養配方食品和非全營養配方食品,需要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食用。
全營養配方食品
在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現象,可能無法通過正常飲食獲得足夠的營養支持,導致營養不足、體重減輕甚至某些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全營養配方食用方便(液體產品可直接飲用,粉狀產品沖泡后可直接飲用),并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元素。不能正常飲食的患者可以通過單獨食用這類食物獲得身體所需的所有營養,仍然可以正常飲食的患者也可以作為一些營養補充劑,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治療和康復。
由于不同年齡段群體需要不同的營養,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全營養配方食品分為兩類:適合1-10歲群體和10歲以上群體。這類食品可以作為滿足目標群體所有營養需求的單一營養來源。
特定的全營養配方食品
特定的全營養配方食品是指在特定疾病或醫療條件下,能夠作為單一營養來源滿足目標群體營養需求的獨特醫療配方食品。常見的全營養配方食品包括:糖尿病全營養配方食品、呼吸道疾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腎炎全營養配方食品、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肝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肌肉衰減綜合征全營養配方食品、創傷、感染、手術等應激全營養配方食品、炎性腸病全營養配方食品、食物蛋白過敏全營養配方食品、難治性癲癇全營養配方食品、胃炎全營養配方食品、腸炎全營養配方食品。
以腫瘤疾病為例,每年有400多萬新確診患者,死亡病例約占65%,是我國主要死因之一。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的調查,我國腫瘤患者重度營養不良的發病率高達57%,只有29%的腫瘤患者可以接受營養治療。20%的惡性腫瘤患者直接死亡是因為缺乏營養而不是腫瘤本身。腫瘤患者的存活率與營養支持治療密切相關。腫瘤特定的全營養配方食品已經成為腫瘤患者提供營養治療的新方法。
非全營養配方食品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有時會出現吞咽功能障礙,導致營養不足、誤吸、肺炎、心理和社會交往障礙等多種疾病。為了保證他們的健康,這些群體通常需要“幫手”來幫助他們正常飲食。這種“幫手”被稱為非全營養配方食品(增稠部件)的特殊醫療用途。這類食品以碳水化合物為基礎,含有一種或多種增粘劑。參與液體食品的使用,可以提高液體成分的粘度。
為了適用于不同狀態的群體,常見的非全營養配方食品分為:營養成分(蛋白質成分、脂肪成分、碳水化合物成分)、電解質成分、增稠成分、流質食品成分和氨基酸代謝阻礙成分。這類食品是一種獨特的醫用配方食品,可以滿足目標群體的部分營養需求,不適合作為單一的營養來源。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