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2022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分析報告》。
評估結果顯示,盡管受疫情影響,2022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得分為78.81分,總體上處于良好水平。三個一級指標中,“客戶供應”得分最高,為80.54分;“消費市場”得分第二,為78.92分;“消費者權益保護”得分為77.53分,與往年的得分趨勢一致,消費市場的韌性和潛力并未改變。
評估結果優于2022年疫情前水平。
據悉,2022年度報告為中國消費者協會連續第六年發布了一系列關于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評估的報告。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中國消費者協會一直在進行客戶滿意度評估。評估將“客戶滿意度”定義為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或接受服務時對消費者供給、消費市場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情感反饋,這是消費者的主觀感受。
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2022年是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來最艱難的一年,居民生活和消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2022年百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評分明顯低于2017年至2021年的71.75分、73.68分、77.02分、79.32分和80.59分,但仍優于疫情前三年,說明各地抗疫保質穩價和消費者維權工作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具體而言,2022年男性用戶和女性消費者的滿意度分別為79.01分和78.62分,近5年的調查報告均為男性得分略高于女性。從各個年齡段來看,2022年滿意度得分最高的是15-24歲群體(79.09分),得分最低的是55-70歲群體(78.45分)。將客戶的月收入水平分為3000元以下,3000-5000元(含)、與5000-8000元(含)和8000元以上四類相比,不難看出,平均月收入超過8000元的消費群體滿意度得分最高,為79.60分,而且隨著收入的增加,顧客滿意度得分也在上升。
從地區和城市表現來看,東部和南部城市和社會發展較高的城市的分數明顯高于中西部城市和經濟發展普通城市。100個被評價城市的分數普遍穩定,39個城市的分數高于全國綜合分數。蘇州、青島、杭州、煙臺、南京、佛山、無錫、廈門、北京、宜昌在綜合客戶滿意度100個城市中排名第一至10位。
按照4000億元以上、2000億-4000億元、1000億-2000億元、1000億元以下四個城市類別進行劃分后發現,2022年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評分最高,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超過4000億元,為81.85分。根據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評價結果,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越大,顧客滿意度評分越大。
客戶滿意度略有下降,中國消費者協會提出了四點建議
根據城市消費者滿意度評估結果,中國消費者協會認為客戶滿意度綜合得分相對穩定,整體水平處于良好水平。但與此同時,2022年的評估分數比2021年下降了1.78分,部分指標分數下降。還提醒大家注意客戶滿意度評估結果反映的民生訴求,有效填補影響消費的不足。
對此,中消協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通過科技創新和標準更新,掌握拓展內需的戰略基點,加快培育新消費、場景消費和體驗消費,提高供給便利性、多樣性和創新性,積極恢復和擴大消費;
二是不斷優化經營環境和消費市場,改善資源流動和設備,促進市場供需穩定,切實加強控制,全方位保護消費安全,圍繞價格調控、個人信息、資金安全等問題發揮基本作用;
三是統籌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保障,大力拓寬權益保護渠道,加強權益保護機制和服務供給,提高權益保護工作效率,加強權益保護宣傳引導,不斷提高客戶最終滿意度和收益感;
四是大力增強消費信心,有效增加居民財產收入,降低生活和消費成本,打通消費和維權障礙,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加強消費政策研究和應用,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讓居民有穩定的收入消費,勇于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有強烈的消費市場獲得感。
此外,中國消費者協會還提到,下一階段將分批向被評估城市報告具體評估結果,并通過專家評估、消費者研究、大數據分析等方式,組織當地消費者協會進一步提高被評估城市的消費者滿意度,為推進安全消費市場建設、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機制、提高客戶滿意度提供全力支持。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