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導精神,積極貫徹“保護第一、嚴格監督、探索價值、有效利用、活文物”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
一是堅持智能賦能,創新文物管理,維護文物安全底線。
一是開發文物電子地圖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和視覺管理。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濱州文物保護單位電子測繪數據結果,開發文物電子地圖系統、市、縣共享測繪結果,準確檢索文物保護單位空間數據,完成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智能設備管理,有效檢索已知文物的線性工程位置。目前,已知文物檢索已完成20多個重點項目,大大提高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文物管理水平,確保了文物安全。二是建設市級文物安全天網,實現“云”文化保護和實時監控。完善監控設置,安裝紅外攝像頭,實現24小時無死角的實時監控。將天網云平臺納入市級大數據平臺統一管理。市、縣二級可通過天網云平臺立即閱讀監控錄像信息,有效制止文物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提高田間文物保護管理能力。濱州多年來沒有發生重大文物安全事故。被評為山東省文化旅游業經典案例的濱州市“多措并舉探索文物保護利用新途徑”。
二是實施清單管理,促進文物保護工程的實施,為文物保護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建立全過程項目清單管理機制。建立文物保護候選項目儲備庫,重視“審計監督”、“申請實施”,專業化,認真編制項目保護規劃和預算。做好工程質量安全工作,將文物保護工程納入文物安全檢查范圍,不定期進行現場監督,確保工程安全實施。“十三五”以來,濱州省級以上文物保護項目資金執行率居山東省前7年。山東省文化旅游廳印發《濱州市推進文物保護項目資金實施多項措施》,提升濱州市經驗。二是建立全過程量化評價機制??茖W設置縣(市、區)績效考核目標、量化項目實施、資金實施等關鍵指標和任務,明確規定項目實施單位資金到位后,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項目進度,半年內完成項目招標,一年內資金執行率不低于50%。三是建立全鏈資金執行管理模式。建立濱州市文物保護項目進度和資金實施分類賬,季度調度項目進度和資金實施,跟蹤監督資金到位三個月后未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的項目,作為重點監督目標;如果監理項目在一個月內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請采訪項目經理。
三、加強活動應用,改變文物應用新路徑,講好文物故事。
一是提高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開放應用水平。依托龍華寺遺址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力開展考古發掘,建設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揭示和展示其歷史文化遺產。深化文物便利,繼續開展四屆文化自然遺產日魏莊園免費開放活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對創新革命文物價值的詮釋。通過發展濱州市第一中小學革命文化教學課程“飛旗斗爭精神-永載革命歷史渤海地區”和第二個“日出渤海照天山-永載革命歷史山東渤海軍區教學旅”,講述濱州革命故事,公益保障引導青少年開展校外紅色精神傳承實踐,建立校外青少年革命文化傳承有機結合的長效機制。“青春之歌”被評為山東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經典案例。三是展示和應用創新文物。建立“濱州革命遺址公共檢索平臺”,共享紅色資源。紅色文化主題月“歡迎渤海靈魂-濱州革命文物聯合保護應用觀察活動”,積極建設濱州渤海革命老革命文物聯合保護應用示范區,榮獲山東省首批紅色文化主題月活動先進單位。
四、聚集多元化力量,完善體制機制,留住城市文化根脈。
一是立法保障和責任落實?!恫澈@细锩z址保護條例》頒布了省級第一個革命遺址保護地方法規,提出了“革命遺址保護單位”的概念二是部門合作與機制聯動。濱州市文化遺產保護委員會成立,推動實施“先考古后轉讓”。建立健全聯動保護機制,建立濱州文物犯罪防治聯合辦公室、文物消防安全領導小組等領導機構,配合各部門開展各類文物保護。三是制度跟進和政策規范。省率先發布了《濱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國有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察、挖掘前期工作的實施意見》濱州市城市土地儲備方法的制定和優化,包括完成文物評價、考古調查、調查費用等相關要求,形成共識和合作,促進文物保護和繼承責任部門的制度固化。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