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數字敦煌”數據庫,開發“云旅游敦煌”小項目,打造“莫高學?!毖芯科放?。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在保護文物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通過新媒體和新技術深入探索敦煌文化的保護、繼承和傳播,縮短莫高窟與游客的距離,進一步推動敦煌文化媒體?!皥猿帜呔瘢瑘猿謨r值,促進敦煌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協調發展”被選為2021年文化旅游產業改革創新十大案例。
技術賦能保護展示
“近年來,我們探索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圖像數字技術來儲存和再現敦煌文化,”敦煌研究院文化發展部黨支書、副部長宋淑霞說。
敦煌研究院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了“數字敦煌”的概念,以實現敦煌石窟文化藝術的儲存和可持續利用。2016年,“數字敦煌”數據庫啟動,實現了30個洞穴高清圖像和全景漫游節目的全球共享。截至目前,數據庫已遍布全球78個國家,累計訪問量超過1680萬次?!敖涍^30年的不懈努力,數字敦煌數據庫積累的大量數字資源已經成為敦煌文化創造性轉型和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推動文化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目標。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在保障、研究和發展敦煌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進行數字化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敦煌研究院將“數字敦煌”數據庫與“云”技術相結合,開發了“云敦煌之旅”小程序。依托“數字敦煌”海量數字資源,結合厘米空間定位和虛實融合技術,在莫高窟創造了一個虛擬的雙胞胎世界,實現了洞內文物窟的外觀。這個項目一經啟動,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體驗。僅僅一個多月,就接待了10個以上的90個數字。
“我們還完善了敦煌壁畫元素,結合數字印刷技術,推出了敦煌詩巾小程序,讓網友獨立設計絲巾。這個小項目吸引了300多萬客戶,一個月留下了近25萬條絲巾。同時,我們還將壁畫修復、草方格治沙等保護技術和科學方法整理成研究體驗項目,以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普及文化保護的概念和方法,促進文化技術的協調發展?!彼问缦颊f。
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創新驅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產對外開放。敦煌研究院作為敦煌研究單位、敦煌石窟等石窟的文化博物館管理單位和旅游接待單位,堅持莫高精神,堅持改革、探索、創新,努力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緊密聯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自敦煌研究所成立以來,許多老專家都想傳播敦煌文化,并在國內外許多城市舉辦敦煌文化創意展覽。宋淑霞說:“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利用數字技術實現了敦煌文化藝術展覽,將博物館展覽轉化為可觸摸、可感知的文化體驗,加強了游客的參與。
據報道,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積極在其他地方舉辦各種展覽,努力推動敦煌文化走向全球?!耙劳心呖叩膶W術資源和旅游資源,我們建立了“莫高學?!钡难芯科放疲晟屏硕鼗臀幕芯矿w系的特色,詮釋了敦煌的文化價值,促進了文化事業和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彼问缦颊f。敦煌研究院獨立開發了敦煌壁畫的結構、巖石色彩、圖案、敦煌遺書等內容和元素。、“莫高夢·泥坯收藏”、霓虹佛,搖曳唐風”、10多個研究體驗項目,如“飛天剪紙”,創建了九色鹿星空夜間旅游項目,以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
此外,敦煌研究院于2021年完成了380多項研究業務,舉辦了430多門研究經驗課程,接待了80多個研究團隊,參加了1人以上的研究經驗。敦煌研究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世界遺產培訓研究中心(蘇州)認定為世界遺產青年教育基地,被世界研究旅游組織授予合作認證基地稱號?!澳邔W校”研究品牌和“青年敦煌之友”項目也被評為亞太世界遺產青年教育的優秀案例。
擴大文化媒體的半徑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堅持“走出去”的發展理念,開展了敦煌文化進校園、“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等活動,提升了敦煌文化的品牌影響力,擴大了敦煌文化的傳播半徑。據報道,敦煌研究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文化遺產進校園的宣傳活動。近年來,敦煌有73場文化公益講座,涵蓋10人。敦煌研究院還計劃完成“我在上海談敦煌”、觀眾超過5000人參加了“我在綿陽說敦煌”等活動。
宋淑霞表示,目前,“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計劃已經舉辦了三個階段。活動結束后,參與三項派遣計劃的志愿者為了弘揚敦煌文化,仍在各自的領域大放異彩。
“為了讓敦煌文化更貼近大眾,進入現代生活,敦煌研究院推出了“畫中有話石窟100講”等多門音視頻課程。、“精彩敦煌演講”、“敦煌出發”等等,讓群眾聽、看、摸敦煌文化。”宋淑霞說。
“許多文化和旅游工作者應該深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促進文化與旅游的密切聯系,讓更多的人體驗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促進文化自信和自我完善,創造社會主義文化的新輝煌?!倍鼗脱芯克h委書記趙勝良表示,下一步,敦煌研究所將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價值,充分詮釋中國文化精神、文化思想和文化自信,旨在建設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模式和敦煌研究高地。同時,做好莫高窟的旅游開放和展覽設計,講述敦煌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