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嗶哩嗶哩的游戲一直在進行。
嗶哩嗶哩游戲高層換將、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睿接管游戲業務后,引起了外界對嗶哩嗶哩游戲的質疑。很多媒體也反復分析過去幾年嗶哩嗶哩游戲走過的彎路。
事實上,嗶哩嗶哩并不回避這一點。在第三季度財務報告會議的電話上,陳睿坦言:“在過去的兩年里,嗶哩嗶哩游戲市場的擴張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好,主要是因為游戲自主研發走了彎路?!?/p>
這個問題在業務數據上表現得相當明顯。
從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可以看出,期內總凈收入達到rmb57.9億元(rmb,同樣),比2021年同期增長11%;其中,游戲收入為人民幣14.7億元,同比增長僅6%,雖然仍占嗶哩嗶哩Q3季度收入的25%,但增長仍需進一步加快。
然而,盡管嗶哩嗶哩的游戲困境仍然存在,但這并不意味著嗶哩嗶哩的游戲沒有未來。其實游戲自主研發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彎道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米哈游,前幾天CEO蔡浩宇帶領的Project也被砍掉了。:SH項目。在內部信中,蔡浩宇表示,做項目總是成少敗多。
對于嗶哩嗶哩來說,游戲自主研發過程中的彎道也是不可避免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都是學費。如果你早點交,也可以防止你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踩更多的坑。
從今年游戲版本號重新發布的情況來看,我們也想向嗶哩嗶哩建議,嗶哩嗶哩在游戲的R&D和發行上有很多積累,堅持游戲業務絕對是正確的選擇,尤其是自研游戲業務。
從今年嗶哩嗶哩的一系列行動來看,陳睿也有相關的想法。無論是嗶哩嗶哩高層換將,設立游戲R&D、發行、藝術中臺,還是陳睿在Q3電話財務報告中重申“自主研發精品、全球發行”的戰略,都可以看作是嗶哩嗶哩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和經驗,進行了很大的轉變。
顯然,嗶哩嗶哩準備集中精力在游戲中做大事。
游戲:嗶哩嗶哩商業化的“先頭兵”
2011年,陳睿作為天使投資者加入bilibili,推動嗶哩嗶哩公司化運作,2014年,他正式加入bilibili擔任董事長兼CEO,在任期內,嗶哩嗶哩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嗶哩嗶哩成立之初,與游戲關系不大。隨著陳睿的加入,嗶哩嗶哩開始了商業化,最重要的無疑是游戲?!笆聦嵣?,嗶哩嗶哩的游戲業務是一個自然的結果。因為嗶哩嗶哩是中國游戲用戶聚集度最高的渠道,”陳睿在本季度的電話會議上說。
2016年,嗶哩嗶哩代理了日本Aniplex發行的Fate系列手機游戲?!禙ate/GrandOrder》(命運-冠位指定,簡稱FGO),曾在2017年5月超越騰訊的王者榮耀中登上AppStore第一。
2017年,FGO在嗶哩嗶哩移動游戲中的總收入高達71.8%;另外一條“藍色航線”貢獻了12.7%的收益,目前在嗶哩嗶哩代理的游戲中排名第二。
當時,嗶哩嗶哩被外界稱為“披著彈幕外衣的游戲公司”,甚至因為游戲收入占比高達80%而在2018年登陸納斯達克。
也是在這一年,游戲版號收緊,中國市場寒冷,導致海外優質二次元產品無法及時上線;2019年,《明日方舟》擺脫了經銷商的上線,降低了渠道的重要性。二次元制造商逐漸專注于自主研發。作為二次元游戲行業的巨頭,嗶哩嗶哩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每年發行的游戲數量下降到10款左右。
行業已經緊張,“內卷”更加激烈?!对瘛返耐瞥鰧⒄麄€二次元游戲的質量提升到了一個高點。游戲是一個馬太效應很強的行業,直接導致大量二次元玩家涌入《原神》。
幸運的是,嗶哩嗶哩在直播、廣告等業務方面的發展,減輕了游戲業務增長放緩帶來的壓力。
按理說,多元化的收入應該是bilibili和市場愿意看到的變化,但直播不僅給嗶哩嗶哩帶來了收入,也為成本帶來了巨大的份額,拖累了公司的整體毛利水平。而以顫音和Aautorapper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正在逐漸崛起,無論是直播還是廣告,都分成了行業內的一塊大蛋糕,讓嗶哩嗶哩感到壓力。
在2021年第四季度財務報告公布后,嗶哩嗶哩在2024年之前給出了盈虧平衡的時間表。
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相關業務還不足以挑起重擔,嗶哩嗶哩跌跌撞撞,還是要靠以前的主心骨——游戲。
游戲業務,從何拾起?
現在準備好撿起游戲,就要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也就有了嗶哩嗶哩游戲高層的換將。
11月4日,嗶哩嗶哩發布內部郵件《關于調整游戲業務報告線的通知》,調整游戲業務相關團隊的報告線。游戲發行部、游戲合作部、游戲社區部、游戲創新產品部、多家網絡游戲工作室的報告線由公司高級副總裁張峰調整為企業CEO陳睿。
陳睿認為,過去兩年,嗶哩嗶哩的游戲市場擴張不如預期。主要原因是游戲自主研發太開放,很多團隊同時探索。這種方法的結果一定是品嘗,貪婪卻失敗。
在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中,嗶哩嗶哩表示,將繼續專注于“自主研發精品、全球發行”的游戲業務戰略,也將更加強調游戲業務是嗶哩嗶哩的主業定位,真正落實過去強調的戰略?!霸谟螒蜃灾餮芯糠矫妫抑粫W⒂谝粌蓚€方向,專注于我們的精力和資源,做最少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想做,我們應該向行業做最好的事情?!标愵Uf。
游戲行業最近也出現了復蘇的跡象。11月16日,人民財政評論發表了一篇名為《深挖電子游戲產業價值機不可失》的評論文章,強調除了游戲娛樂大眾的功效外,對國家的產業布局、科技創新甚至文化傳媒也有意義。11月17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一批新的國產游戲版本號。這次有70款游戲獲得了版本號,涉及很多上市公司。這是今年以來第六批國產網絡游戲發布的版本號,行業可能會“開門放水”。
游戲版本號影響游戲產品上線,進而影響市場神經,陳睿此時拾起游戲正確。
對于嗶哩嗶哩游戲來說,依靠自研游戲重振市場并非不可能。
雖然嗶哩嗶哩游戲近年來表現不佳,但積累仍然很強。即使版本數量縮小,整個游戲環境下降,嗶哩嗶哩游戲仍然保持著與市場市場相同的增長率。近年來,小爆款誕生了,比如代理上的坎公。、時空獵人3、《暖雪》、機動戰姬等等。
今年嗶哩嗶哩獨家經營藍色航線已經5周年了,依然是AppStore暢銷榜Top5,注冊玩家超過2000萬。嗶哩嗶哩抓住了機會,一波又一波的福利,慶祝了將近半個月的五周年??梢哉f,他們非常努力地做營銷。
今年6月推出的獨代商品《時空獵人3》,在刪檔測試階段搶到了17萬的預約資格。截至推出,全網預約超過700萬,在公測當天登頂AppStore免費榜單TOP1。這不僅是一款具有非“二次元”特性的商業手機游戲的成功案例,也是嗶哩嗶哩游戲商業探索的重要嘗試。
在獨立主機游戲中,今年發行的獨立新作《暖雪》獲得了2020年中國獨立游戲大賽最佳新星,以及2022年金茶獎最受期待的游戲,展現了出色的游戲品質。登陸Steam平臺第一天就登上了熱門榜首,并在2022年上半年獲得了國內獨立游戲銷量榜首。截至目前,《暖雪》在Steam平臺上普遍獲得90%以上的好評。
此外,二次元游戲,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都有著越來越廣闊的市場潛力。陰陽師、明日方舟、《原神》等優質產品層出不窮。每隔1-2年,就會有新產品突破行業天花板。即使《原神》席卷全球,《賽馬娘》也超越了日本的《原神》,成為市場第一。
月活量高達3億的嗶哩嗶哩是中國第二維度用戶聚集最多的平臺,也掌握了最豐富、最全面的第二維度人群數據和內容消費趨勢。如果嗶哩嗶哩能夠利用這一優勢,將主站的社區生態與游戲自主研發相結合,那么第二維度的游戲領域將有豐富的想象力。
對嗶哩嗶哩來說,現在只缺少一款可以拿出來的自研游戲。
那也是目前嗶哩嗶哩應該或正在做的事情。
第三,嗶哩嗶哩游戲,未來可期
從今年開始,商業化就被嗶哩嗶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而且對嗶哩嗶哩游戲來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游戲直播和社區內容的相互推動。
今年S12期間,嗶哩嗶哩直播間人氣峰值達到3億,超過1億人在嗶哩嗶哩看到了英雄聯盟的相關信息。DOTA/CSGO/守望先鋒等比賽的直播也在嗶哩嗶哩興起,推動了游戲內容的井噴,讓很多UP主變成了直播主播。
可以說,嗶哩嗶哩的游戲直播和游戲內容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這種健康發展的社區游戲生態可以成為嗶哩嗶哩游戲的放大器,有助于嗶哩嗶哩游戲的發展。
本季度,嗶哩嗶哩平均每天活躍用戶(DAU)平均每月活躍用戶達9030萬,(MAU)兩項數據均比2021年同期增長25%,達到3.33億。
與MAU相比,DAU更能代表客戶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DAU和平臺的商業實現價值更具綁定性。在過去的三年里,MAU的三倍增長驗證了嗶哩嗶哩的“社區”生態學驅動的增長模式是成功的,這也證明了嗶哩嗶哩能夠在保持優質客戶的同時快速增長。
陳睿在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我們認為嗶哩嗶哩的MAU實際上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如果按照我們目前的增長模式發展,我認為4億MAU的指標在明年肯定會實現。來年,我們將努力將日常用戶和月度用戶的比例提高30%。”
嗶哩嗶哩已經成立13年了,但是一想到年輕人的位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嗶哩嗶哩,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未來。
根據Q3的財務報告,嗶哩嗶哩的降低成本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虧損收窄了36%。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行動將進一步降低嗶哩嗶哩的運營成本。相信距離實現還不遠,無論是4億MAU,還是2024年之前盈虧平衡的目標。
可以想象,如果嗶哩嗶哩有一款代表性的自主研發游戲,在4億MAU和良好的游戲氛圍的加持下,嗶哩嗶哩不僅可以獲得游戲收入,還可以快速開發IP,如動畫、電影、周邊地區等。,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IP效應。
在嗶哩嗶哩整體健康發展的今天,嗶哩嗶哩的重要任務是做好游戲,讓游戲業務起死回生,發展壯大,真正發揮平臺和流量的優勢,肩負起“現金牛”的重任。對于嗶哩嗶哩來說,這不僅是陳睿的教練,也是整理內部人才、集中培養人才、激勵內部創新、集中自主研發等任務。,從而一步一步收回之前攤餅的方式。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