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如果保持現行的保護政策,除南北極以外的臭氧層有望在2040年恢復到1980年以前的水平。雖然臭氧層需要時間才能完全恢復,但是人類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一九八七年,國際社會簽署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議》,加強臭氧層物質的消耗。(ODS)控制和處理臭氧層空洞問題。自1989年以來,國際社會每四年發布一次關于全球臭氧層消耗的科學分析報告。根據2022年第十次評估,自協議實施以來,全球各地和地區都在積極選擇替代品,不斷減少臭氧層的消耗。1993年3660ppt峰值逐漸降低ODS總氯濃度11%以上(干空氣中每萬億氣體分子中含有的氣體分子數),1999年總溴濃度從22.1ppt降低15%以上。報告顯示,全球近99%的臭氧層消耗正在逐漸減少。
臭氧層化學品的消耗體現了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大多數ODS是溫室氣體,有些是強大的溫室氣體。例如,一氟三氯甲烷的全球變暖潛力達到5160,這意味著其加熱效果是同等質量二氧化碳的5160倍。氫氟烴和氫氟碳化物也是強大的溫室氣體。國際社會通過蒙特利爾協議和基加利修正案,制定了這兩種物質的淘汰時間表,以實現臭氧消耗與全球變暖的協同作用。
全球臭氧層恢復率不平衡,兩極地區需要等待更長時間。北極和南極臭氧層估計將分別恢復到1980年,直至2045年和2066年。特別是南極臭氧層消耗較早,至少需要2100年才能恢復到臭氧層空洞。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臭氧統計,2022年10月5日,南極臭氧層的空洞面積仍然達到2600萬公頃,仍處于很大階段。所以,一旦某些環境被破壞,就很難恢復。
臭氧層恢復緩慢的主要原因是ODS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很長,有的是50年,有的是近100年甚至幾千年。雖然這些物質已經停止在世界各地的生產、營銷和使用,但之前排放在大氣中的物質仍然存在很長時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繼續破壞臭氧層。
需要指出的是,臭氧層的恢復涉及到空氣中許多復雜的物理、化學和動力學過程,估計具體恢復時間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由于火山爆發、厄爾尼諾現象、全球變暖、平流層大氣環流變化等不同因素,臭氧層空洞的大小也會波動和重復。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國際社會和國家明確禁止的ODS也可能被秘密生產和使用,這需要全社會的嚴格監督。
臭氧層的空洞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環境問題,后續的補救工作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刻的啟發。面對環境危機,沒有中國能夠保護自己。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是保證人類安全、健康和福祉的最佳途徑。只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我們才能照顧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花園。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人民日報(2023年1月31日第16版)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