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冷春柳
備受矚目的上市保險公司1月份保險費用收獲怎樣?截止到2月17日,A股五大發售險企皆已公布保費數據信息。數據顯示,五大發售險企共獲得保險費用(注:原文中保險費用皆指原保險保費)收益5651.9億人民幣,同比減少1.18%。
不論是發售險企的人身險業務流程或是人壽保險業務流程,5家險企保費都呈現出顯著的分化特點??傮w來看,人壽保險保險費用同比減少,財產保險業務流程同比增加。
從整體保險費用來說,1月份,A股五大發售險企保費同期相比展現“四降一升”。在其中,平安保險保費總計1397.62億人民幣,同期相比增2.4%;中國人民保險保費總計1121.51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91%;中國人壽保險保費2021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46%;平安保險保費351.81億人民幣,同比減少1.92%;中國太保保費759.96億人民幣,同比減少1.17%。
從人身保險業務流程來說,1月份,5家發售保險中介公司共獲得保費4321.54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7%。在其中,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中國人壽保險保費1029.41億人民幣,同比增加4.43%,其也是唯一一家人壽保險保費獲得正增長的上市險企。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的人保壽險保費392.47億人民幣,同比減少15.81%;中國太保集團旗下的太保人壽保費526.85億人民幣,同比減少5.7%。
總體來看,發售保險中介公司1月份保費并沒完成“開好局”,但剖析機構認為,我家里有特殊階段的特殊情況。
“本公司上年12月份運行今年‘開好局’工作中,但正要大干一場之際恰好遇到突發情況,許多委托代理人跟客戶傳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臨時無法獲客,當月的工作開展幅度大跳水。在今年的1月份還有2個假日,特別是新春佳節假期還在1月份,銷售業務遭受一定影響。可是卻2月份來說,現階段局勢不錯,總體來看,對一季度保險費用提高充滿信心。”一家中小型保險中介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國泰君安投資分析師孫婷覺得,人保壽險1月份保費同比減少,預估通常是兩個方面緣故,一是同期相比數量比較高,二是春節長假在1月份造成獲客時間縮短。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各種險企人壽保險改革進程逐漸深層次,人壽保險業務流程主要表現提高效果逐漸顯現,現階段線下推廣經濟行為也逐漸恢復過來,后面伴隨著各種險企2月份、3月份促銷活動的廣泛開展,商品市場供給也將會迎來大量增加量,人壽保險月度總結保險費用或有希望從2月份起邁入大量邊際改善。
從財產保險業務流程來說,1月份,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的中國人保財險保費611.73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23%;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平安產險保費320.82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15%;中國太保集團旗下的太保產險保費233.11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0.9%??傮w來看,這3家險企1月份共獲得保費1165.66億人民幣,同比增加2.04%。
中國人保財險發布了關鍵細分化業務流程保險費用。1月份,其農險和信用保證險保險費用同比增長率比較快,分別是14.5%和11.6%。而保費最高車險保費同期相比僅上升0.2%。
孫婷覺得,可能是由于受汽車貿易優惠政策撤出、年底生產廠家動量矩及新春佳節等因素影響,1月份汽車產銷量下降而致。預估隨著汽車銷售量回暖,人保財險車險保險費用增長速度將維持穩定增長,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單均保險費用較傳統式汽油車更高一些,伴隨著它在新汽車構造中的占比升高,亦將提高車險保費增長動力。
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平安產險和中國太保集團旗下的太保產險未宣布實際細分化業務流程保險費用。
業內人士表示,在今年的伴隨著經濟回暖、生產活動全方位常態,三大保險經紀公司保險費用提高安心,并且在羊群效應推動下,其市場占有率還會進一步提升。
“上一年的純利潤快速增長勢頭將蕩然無存,但大多數企業肯定都記提了充足的準備金,在今年的業績增長應當不用愁?!币晃粚I人士對記者表示,越發這個時候,保險經紀公司越要利用好利潤高速增長的周期時間,提高精算師定價能力、風險管控能力、錯位競爭技術等,以持續改進公司經營狀況。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