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吳曉璐
2月17日,經國家準許,證監會公布海外上市備案管理管理制度標準,自3月31日起執行。本次公布的規章制度標準共6項,包含《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試行辦法》)和5項配套設施引導。
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階段國際形勢深刻變化,不可控因素增加,在此背景下公布執行海外上市監管機制標準,進一步說明我國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不懈擴大對外開放方向始終不變,推動企業用對兩個市場、二種資源政策方針始終不變,與國際投資人分享中國經濟紅利的愿景目標始終不變。
健全監管機制提高多元性
近些年,伴隨著公司海外上市股權融資的快速發展,現行標準海外上市監管機制已無法完全融入新形勢新要求。對于此事,中國證監會會同相關部門促進健全公司海外上市監管機制,建立了《管理試行辦法》和配套管控引導。
《管理試行辦法》共六章三十五條,具體內容有五方面,一是健全監管機制;二是確立辦理備案規定;三是加強監管力度協作;四是確立法律依據;五是提高規章制度多元性。
配套設施引導內容包括管控標準可用、辦理備案原材料內容與文件格式、報告內容、辦理備案溝通交流、海外證劵公司辦理備案等多個方面,進一步明確和優化辦理備案規定。
此外,針對VIE構架公司海外上市,以上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證監會將征詢有關主管部門建議,對達到合規管理標準的VIE構架公司海外上市給予辦理備案,推動企業運用兩個市場、二種網絡資源穩步發展。
中國證監會以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外上市監管機制標準著眼于現行標準管控實踐活動,著力提高規范性、透明度和方便化水準,以制度促標準、以標準謀發展,充分發揮法制穩預期、利長遠的功效,著力構建優良銷售市場綠色生態,進一步優化監管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提高發展趨勢自信心。
與此同時,以上相關負責人介紹,和早期征求意見對比,《管理試行辦法》和配套管控引導主要包括三方面轉變:一是健全實施細則;二是科學合理劃分管控范疇;三是優化備案程序規定。
“充分考慮海外上市監管機制改革創新覆蓋面廣,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在初期階段,經國家準許,先用試行辦法公布執行?!币陨舷嚓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調研分析與追蹤評定,持續將好工作經驗好做法轉化為更為完善的制度分配,并及時促進將《管理試行辦法》上升到行政規章,建立系統完善的海外上市管控政策制度管理體系。
對跨境電商違紀行為“零容忍”
在“放管服改革”層面,以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外上市備案管理將統籌發展和安全,重視放管結合,按照有關規定簡消滯苛、健全管控、改善服務。
在“放”的層面,備案管理對不符合資產擴大開放具體和市場需要限制,能松開的果斷放寬,能關閉的一概撤銷。
在“管”的層面,備案管理將堅持依法管控、科學合理管控、適當管控,完成地區金融監管即不“缺乏”,都不“足球越位”和“移位”,加強海內外管控協作,夯實外國投資者、中介服務義務;增強對跨境電商違紀行為“零容忍”,加強與海外監管機構的溝通協調,嚴厲查處欺詐發行、財務舞弊等嚴重違法行為,讓犯罪行為接受現實,一同維護股民合法權利。
在“服”的層面,備案管理將積極參考境內上市監管相關作法,創建辦理備案協調機制,提升辦理備案高效率。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將加大與有關主管部門溝通協作幅度,不斷推動健全管控規范標準,產生示范性實例,切實提高市場主體的幸福感。
跨境電商管控層面,當天,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交易事務管理監察委簽署管控合作框架協議(通稱記事本),以進一步加強相關地區公司新加坡上市相關的事宜嚴格監管協作。記事本確定了在發行上市、跨境電商稽查協作、中介服務管控、數據交換等行業有關嚴格監管協作分配和流程。
談起海外上市備案管理與安全審查、行業管理流程的對接,以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僅有在原有規章制度標準確立涉及到安全審查、行業管理前置程序的情形下,公司才需要在注冊辦理備案時遞交相對應嚴格監管文檔。
此外,為確保備案管理平穩有序推動,中國證監會針對存量和增量公司的辦理備案亦將作出安排。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