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年,克服多重挑戰,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繼續深化與農村振興的有效聯系;展望2023年,全面推進農村振興的信號更加鮮明,措施更加準確。
國家振興,農村振興。黨的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全面推進農村振興。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協調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工作、美麗的農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全面推進農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
時間是論文,努力工作。在希望的田野里,無數奮斗者的火熱故事匯成了全面推進農村振興的壯麗答卷。
高質量高效的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增強競爭力
冬季,貴州大蔥種植戶王福華往年的“冬閑”變成了“冬忙”。
不知所措的商家電話,進進出出的卡車。。。新年的忙碌場面讓他找到了發展的信心?!弊罱?,隨著市場的復蘇,蔥又開始供不應求,每天可以賣出三四噸。”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黔陶布依族苗族鄉騎龍村已大規模種植蔥20多年。近年來,由于價格低迷,當地特色產業幾乎喪失。
工業振興是農村振興的首要任務。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落實產業援助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發展農業功能,探索農村多重價值效益,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效益,加強領導、鏈、商業形式、品牌,促進農村產業鏈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王福華和村民們意識到,“小洋蔥”要成為“大產業”,必須改變產業分散弱勢的局面,“通過成立洋蔥協會和合作社,我們將訂單擴展到其他地方。騎龍村洋蔥種植面積保持在2000畝左右,90%以上的村民參與其中。全村人均凈收入超過2萬元。村里正計劃引進深加工公司,使產業鏈更長。”他說。
提高產業競爭力離不開優秀的“三農”團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引進一批人才,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回鄉、企業家回鄉,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讓他們留下來創業。
元旦剛過,安徽界首市冰集鄉大東村,回國創業的青年董金玉正在蔬菜大棚為即將到來的春節銷售旺季做準備。
七年前,他回到家鄉創業,在村里的幫助下成立了一個專業的種植合作社,去年的收入是200萬元。這是他過去五年來最有效的一年。
在過去的五年里,也是大東村從扶貧發展到蔬菜特色專業村的五年——全村蔬菜基地發展到1600畝。各種新型農業經營實體不斷涌現,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農民”像董金玉一樣回國創業。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國返鄉創業人數已達1220萬,農民參與農村產業振興的活力不斷激發。
新年,董金玉計劃自己的“小目標”:不斷提高質量,提高產業競爭力。
農民富裕:走出增收致富的新出路
一夜大雪過后,湖南十八洞村風景如畫。
B&B店長楊云秋打開“十八洞懸崖酒店”微信號,在多個社交平臺上發布剛剛拍攝的視頻,很快就收到了不少好評和評論。
“像現在這樣充滿希望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楊云秋一邊忙著在網上決定當晚入住B&B的游客一邊說。
回到十八洞村6年后,楊云秋一直從村旅行社的銷售和評論員工作到B&B區的店長。目前,村里有276名像楊云秋這樣的年輕人在家里增收致富。
曾經,十八洞村阻止貧困,流傳著“女人不嫁十八洞”的苗歌;如今,該村產業文化的全面發展吸引了周邊村鎮融入“十八洞村經濟帶”。去年,全村人均凈收入達到23505元。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努力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同鄉們走出了新的出路,口袋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好。
在遼寧營口市東崗子村,同鄉們探索數字經濟與農業產業緊密結合,拓寬增收致富之路。
掀開厚厚的溫室保溫簾,花朵盛開,“花房女孩”張野整理花苗,修剪枝葉。為了擴大市場,她邀請了網絡名人鎮的主播來講述花房里的創業故事?,F在,張野的10個花棚每月可以收集15次花,月銷售額約為18萬。
截至目前,營口市老邊區網絡名人鎮已落戶300多家直播運營機構,主播15萬余人,粉絲流量3.5億。2022年,網絡名人鎮老邊區農產品網絡銷售額超過1億元,比2020年翻了一番。
近日,《2022-2023年國家農村振興重點扶持縣“農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方案》公布,明確農業農村部、共青團中央聯合快手開展“農村青年主播”培養工作,培養一批掌握短視頻、直播“新農業技術”、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農村青年主播。
直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農業事務,手機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農具,新的概念和方法也融入了農民的生活,村民增加收入和致富的道路越來越寬。
農村宜居宜業:和美農村孕育無限活力
在冬暖陽下,寧夏關橋村在農閑季節更為悠閑。
“你看,我的村莊和城市有什么區別?”村民馮增虎走在村里寬闊平坦的石路上,邊走邊介紹。他看到路兩邊的紅墻白瓦整齊劃一,兒童游樂廣場、幼兒園、衛生院等設施齊全。
關橋村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拔骱9獭敝械摹昂!弊直环Q為“貧瘠的世界”,指的是海原。馮增虎在村里當了10多年的村長,見證了山鄉的巨大變化。
馮增虎說:“新年,關橋村正在規劃一個健康希望小鎮。今后,我們可以享受定期體檢,送醫生去。。。日子越來越有希望了。”。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工作、美國農村是農業強國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各地農村都看到了“農村基本具有現代生活水平”的目標,提高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性、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和生活環境的舒適性,使農民能夠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的生活。通過實施農村建設行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4%,基本實現了農村通電、硬化道路、公交車、光纖、4G網絡。。。農村綠水青山不斷“放光”,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緩緩展開。
和美鄉村孕育著無限的活力。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務更加完善,農村生產活動更加便利,城鄉差距全面縮小,農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創業。
“這是同鄉們自己的柴雞蛋,真是小時候的味道……”
河北省阜平縣顧家臺村,正在網上帶貨的小伙兒叫顧騰飛。他是2020年底村里第一批返鄉創業的“90后”。
農村振興的關鍵在于人。近年來,像顧騰飛這樣的30多名年輕人回國創業就業,為家鄉的振興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活力,顧家臺開始“輝煌”。
幸福連綿,活力無限。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繼續鞏固扶貧成果,全面推進農村振興。中國廣袤的土地將呈現蓬勃發展的氣候,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堅定前進!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