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科技廳發布《關于確定2022年河北省龍頭科技企業和龍頭科技企業培育庫企業的通知》,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設備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高新區,成功入選河北省龍頭科技企業。
這家公司是唐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縮影。
唐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始于1997年。20多年來,唐山高新區始終堅持“市場導向、企業導向、產學研密切聯系”的發展理念。唐山高新區科技局高新技術部主任李曉麗表示:“我們的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形成了以工業機器人為支撐,以特種機器人為特色的機器人產業體系。
創新基因深植發血脈深植發
在國家火炬唐山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孵化中心,唐山中鴻廣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瑞智。
劉瑞智回憶說,2016年創業之初,只有4家企業?!霸谶^去的六年里,企業可以從年銷售額20萬元的小公司發展到年銷售額3000萬元。在智能技術和工業機器人領域,有許多R&D專利的科技企業離不開唐山高新區的幫助和幫助,為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免租減稅,讓我們始終保持前進的勇氣。”劉瑞智說。
如今,每個工作區都很受歡迎,走在國家火炬唐山機器人特色產業基地孵化中心的共享制造中心。工作人員正在調整自己的產品,包括靈活的手臂機器人、工業生產中可能無限爆發的3D工業相機等。經過多年的積累,唐山高新區機器人產業基地形成了以工業機器人為支撐,以特種機器人為特色的產業體系。機器人產業已經成為高新區最具活力的特色產業和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增長極,產生了推動唐山乃至河北省智能制造業的“高科技力量”。
“智能制造”
工人們正忙著操縱焊接機器人在唐山高新區開元集團焊接生產車間進行焊接操作。
經過多年的發展,開元集團已經成為焊接切割設備的制造基地,包括焊接切割設備、焊接機器人系統、焊接材料、焊接輔助設備等。
在創新創業的趨勢下,唐山高新區完善了“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科技轉型”的鏈條,建立了多方參與的高效合作機制,吸引了機器人相關企業在唐山高新區落戶集聚發展,有效拓展了創業創新與市場資源和市場需求的對接渠道,為機器人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提供了更多的路徑和更廣闊的空間。除了元集團,還吸引了斯羅米克智能機器(唐山)有限公司、唐山新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機器人及相關企業。目前,全區75家機器人企業占全市90%。
唐山高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從孤軍奮戰到協同創新,形成了機器人行業的全鏈生態系統。機器人企業呈現出千帆競爭的趨勢,產生了創新創業的無限熱情,突出了促進效應和聚集效應。
精心培育發展新動能
唐山高新區堅持創新,通過培養主體、搭建平臺、提供貼心服務,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加快建設集創業孵化、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為一體的機器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唐山高新區建立了中國創業中心、國際學生創業園區、大學科技園區、企業共享實驗室“四位一體”創新創業平臺,孵化面積30萬平方米。目前市內有5個孵化器,10個制造商空間,7個公共服務示范機構,其中中國有2個孵化器,5個制造商空間。從產業氛圍、市場需求、R&D服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技術支持等方面為產業提供多維支持。,構建“R&D”孵化“工業化”機器人產業發展生態系統,全力推動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我們制定了分層分類的支持政策,完善了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優化了企業的發展環境。2022年,我們培訓了17家創新中小企業和2家新的專業和新的“小巨人”公司?!碧粕礁咝聟^發改局副局吳廣海介紹。
同時,唐山高新區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引進中國科學院和Xi交通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與清華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建立正常合作機制,建立第一個機器人專業孵化器、專業R&D中心、河北省減震技術院士工作站、中國應急產業大數據平臺,擁有8個博士后研究工作站,14000名各級創新人才,數量和水平位居全市第一。
“機器人產業是我區‘2’2?,F代產業體系的主力軍將繼續抓住機遇,將優勢轉化為勝利,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緊密聯系,創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不斷發展壯大機器人產業,為高新區優質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碧粕礁咝聟^黨工委書記董學忠說。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