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證券時報》 周春媚
“想發財,先修路”,這句針對地面交通的口號也適用于廣闊的低空。
無人機作為低空經濟的載體,擁有數百個部件,涵蓋機身材料、電機、電池、螺旋槳等環節,分布廣泛。然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產業鏈已經非常成熟,制造無人機并不難。在采訪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無人機產業鏈下一步將向萬億大市場邁進,重點不是制造業,而是各領域應用產生的各種專業服務。
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各領域應用的首要前提。與車輛、高速鐵路等道路交通不同,無人機除了機庫、起降場等硬件基礎設施外,還需要建立通信、導航等信息基礎設施。根據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低空基礎設施主要分為“四網”、“空聯網”低空感知和通信、數字空域和操作系統的“航路網”和數字管服系統的“服務網”。
無人機能飛多高,能飛多遠,直接決定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以正在探索的物流場景為例,以美團和舊金山快遞為代表的企業已經開通了無人機配送路線,但仍處于試點階段,存在路線少、覆蓋半徑小、僅限于單一企業、通用性不足等問題。目前,無人機基礎設施主要是企業自主研發的市場行為,施工成本和運維成本都很高。著陸的配送場景更多的是企業“打樣”的行為,無人機很難走向大規模的商業應用。
這一場景案例還表明,基礎設施建設不能依靠單一企業“單打獨斗”。一方面,不同企業的飛機標準不同,具有異構特征;另一方面,它涉及多個部門和主體。因此,需要政府領導,協調建設標準化、連接、共享的硬件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向合格的市場實體開放基礎設施。
自今年年初以來,基礎設施在擴大飛機應用場景和范圍方面發揮了作用。以深圳、廣州、蘇州為代表的許多城市都進行了相關的規劃和建設。11月初,深圳發布了《深圳低空基礎設施優質建設方案(2024-2026年)》,預計2026年將建成1200多個低空起降點。未來三年,計劃新建5G-A基站8000多個,通感基站500個,實現全市起降點和運營路線全覆蓋;蘇州10月發布了低空起降設施布局規劃,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建成500多個起降點。實現蘇州全球網絡布局。
從投資角度來看,低空新基礎設施將帶來相關產業鏈的機遇,預計將培育一批飛行保障和運營服務公司。
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2023年,低空經濟規模在低空基礎設施和飛行保障領域的比例僅為5%。市場空間還有待釋放。隨著各地低空新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熱潮的興起,低空基礎設施和飛行保障是一片藍海,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投資空間。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