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王小偉
回購和增持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在今年前三季度表現得格外活躍。尤其在第三季度,一方面,多家公司通過注銷式回購優化股本結構;另一方面,包括董監高或實控人在內,多元化股東自掏腰包大手筆增持,實施頻次和落地速度均有提高。從上市公司三季報來看,這些運作漣漪陣陣,給不少公司財務報表中的諸多細分項目帶來改變。
Wind數據顯示,前三季度A股有近2000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數量較去年同期上升超八成,所披露的回購金額合計超1400億元。行業方面,醫藥生物、電子及電力設備的回購金額位居前三;公司方面,藥明康德、??低暭叭补怆姷冉痤~靠前,寧德時代、通威股份、順豐控股等行業龍頭,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回購大戶。
持續推進的回購運作,使多家上市公司三季報中的相關財務科目發生變化。尤其對于行業龍頭而言,現金流相對充沛,回購金額較大,其回購在三季報中所激起的浪花更大。
首當其沖的是股本變動。在這波回購大潮中,一些公司的股份注銷帶來股本變化。以東方雨虹為例,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新一輪回購股份方案實施完畢。后來公司變更回購股份用途為注銷,以期提升每股收益水平。通過2021年和2013年啟動的兩輪回購,共涉及股份6332萬股,占總股本的2.53%。在三季報中,東方雨虹明確,經中證登審核確認,公司相關回購股份注銷事宜于6月辦理完成。
對于財務數據的影響方面,最典型的指向是現金流量表。藥明康德綜合現金流量表的變動,就與回購密切相關。
9月中旬,藥明康德曾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過公司包括回購在內的投資者回報相關數據。自2024年1月以來先后完成價值約12.88億港元的H股回購和20億元人民幣的A股回購并全部進行完成注銷。疊加2023年度分紅約28.8億元,公司已共計使用2023年度約60%的凈利潤回報股東。當時公司還明確,為進一步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公司已在9月啟動2024年度第三輪A股10億元注銷式回購,同時,在2024年度獎勵信托計劃下的H股回購事項也已啟動。
拆解公司三季報,藥明康德前三季度籌資活動中,回購A股和H股股票的付款分別達到39億元和11.8億元。這也成為導致公司籌資活動所用現金凈額出現波動的重要因素。
還有一些公司的回購,直接帶來了資本公積的變動。在順豐控股三季報中,今年初至報告期末資本公積為358億元,相比于上年同期,變動比例為-16.93%。順豐控股明確,主要是收購少數股東股權和注銷公司已回購股份導致。
此外,順豐控股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拆解背后原因,除了借款凈流入減少之外,回購公司股份、收購少數股東股權和分配股利增加等綜合影響也是重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為進一步健全公司長效激勵機制,順豐控股推出2024年第2期回購股份方案,回購總金額不低于5億元且不超過10億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077萬股,回購總金額約為7.58億元。
回購和分紅都被視為回報投資者的典型方式,從今年A股三季報來看,兩者往往互相影響。
Wind數據顯示,A股有215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分紅方案,此前推出中期分紅家數更是創出歷史新高,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公司是其中代表,亮眼的財報成績單成為高分紅的底氣。
多家公司明確,利潤分配預案是綜合考慮了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需要,結合公司發展階段,制定與公司實際情況相匹配的利潤分配預案,不會造成公司流動資金短缺或其他不良影響,符合公司的發展規劃,具備合理性。
分紅往往會涉及回購專戶股數問題。以順豐控股為例,公司擬提高現金分紅頻次,對全體股東實施2024年中期分紅,這就涉及了回購專戶股份數量。公司的方案是,以實施2024年中期分紅方案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減去公司回購專戶股數為基數,向全體股東10派4元。
回購之外,增持運作在前三季度也非?;钴S。因為增持主體多為股東或董監高,對上市公司財務指標的直接影響并不明顯。不過,可以導致公司前十大股東陣列的重要變化。
從今年三季報來看,不少公司也在三季報中對股東增持進行了單獨明確。以云南白藥為例,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9.15億元,同比增長0.76%;實現歸母凈利潤43.27億元,同比增長4.93%,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已超2023年全年。這從某種程度上驗證了公司國資股東8月以來啟動增持的合理性。
在三季報中,云南白藥明確,截至9月30日,股東云南省國有股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增持公司1748萬股股份,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98%。
三季報還是觀察重要股東變陣的重要窗口。以社?;馂槔?,最新出現在300多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量接近60億股。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社?;鸺覕祦砜矗J煦y行、太陽紙業、廣西能源等公司都有4家社?;鸺鞋F身,部分組合增倉動作明顯。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