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陳見南
A股“新陳代謝”加速是優勝劣汰機制有效發揮的結果,標志著市場進一步趨向成熟。與成熟市場相比,A股退市公司數量仍有增長空間。投資者買到退市股意味著“踩雷”,將面臨巨大的虧損風險,如何規避這一風險?有業內人士建言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成為深度研究者
投資者應深入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營狀況和行業地位,以對公司的長期發展前景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事實上,對歷史上的退市公司分析,可以看出退市公司普遍具有盈利能力差、分紅回報低的特征,投資者應當遠離這類績差低回報的公司。
數據顯示,已經退市的210多家公司中,退市前一個報告期的扣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負的公司多達178家,數量占比超過84%;退市前派現率低于10%的公司有135家,占比接近64%;退市前每年派現低于1000萬元的公司數量占比則接近68%。
上述數據表明,投資者通過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剔除一些盈利能力為負的公司后,就可以規避84%以上的退市股票;另外通過分紅指標進行篩選后,則可以規避64%以上的退市股票。
除了財務數據的篩選外,投資者還可以從公司治理類指標輔助識別退市風險。國金證券通過構建結構方程模型(SEM)對滬深交易所過往退市企業進行路徑分析,發現質押比例、區間訴訟次數、是否有股權激勵、擔保證券市值占比分別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凈利潤、營業收入、違規次數等退市指標變量,企業的質押比例、涉訴次數、擔保證券市值占比越高,未來面臨的退市風險越大。同時,有股權激勵的企業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營業收入,降低財務類退市風險。
密切關注監管動態
投資者還需要密切關注監管機構發布的信息,包括警告和處罰,這些可能預示著公司潛在的問題。對于退市、ST等公司而言,根據財報數據大多可以提前判斷出公司是否滿足相關監管要求,投資者關注到這類信息后,應當果斷對手上的持倉進行調整,以規避即將到來的股價暴跌風險。
除了上市公司本身的監管類信息外,投資者也要密切監管層發布的相關監管政策變動,加強學習。比如去年公布的ST新規、今年公布的退市新規等,都將對部分公司的命運產生較大影響。
建立合理股票組合
投資者對于持有的投資標的一方面應該設定止損點,同時應建立合理的股票組合,控制單一股票的投資比例,避免過度集中風險以及可能存在的任何突發情況。分散投資有助于投資者降低單一風險,即便是踩中了退市股,也對組合凈值不會產生致命影響。
個股不同的配置比例對組合凈值的影響巨大。假如投資者全倉某只個股,該股退市將導致凈值無限歸零;倉位占比80%的情況下,在組合內其他資產凈值不變的情況下(下同),該股退市將導致組合凈值回調80%;倉位占比50%的情況下,該股退市將導致組合凈值回調50%;而倉位占比10%的情況下,該股退市將導致組合凈值回調僅為10%。
通過上述策略,投資者能更有效地規避退市風險,保護其資產組合凈值。同時,A股市場的生態已發生顯著變化,價值投資的理念正日益顯現其重要性。投資者應加強學習,實現從市場追隨者向市場研究者的角色轉變,以更好地達成長期穩健盈利的投資目標。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