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曾劍
保力新(300116)10月11日中午公布,公司和富閻產業協作園區管理聯合會簽訂了2個工廠項目入區協議書,計劃在該園區建設保力新總部及 PACK 工廠項目(一期)(以下簡稱“PACK工廠項目”)及保力新6GWh動力電池綠色工廠新項目(以下簡稱“6GWh儲能項目”)。盡管公示并沒有公布新項目的實際投資額,但上市企業坦言“整體項目投資金額較大”,合稱自身資金短缺,能不能籌夠全額股本金有待觀察。
截止到上半年,保力新貸幣余額1.07億人民幣,這一大筆錢也許無法滿足上述情況工程建設。上市公司規劃是以大股東付款的盈利賠償金開展一期項目投資。但證券時報記者留意到,上市企業與大股東就銷售業績補償金額存在一定矛盾。
據保力新公示,此次項目投資分成三期基本建設,PACK工廠項目為一期項目,6GWh儲能項目分成二期、三期基本建設。
在其中,PACK工廠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發售總公司、清算中心、研發基地、PACK加工廠、儲能技術中心等。建成后將生產制造電動兩輪車大容量鋰電池、便攜式儲能、工業儲能技術、電網儲能裝置等商品。6GWh儲能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恒溫除濕凈化車間、庫房、寫字樓等。產品是高于或等于280Ah的正方形聚合物鋰電池,同歩開發設計320Ah正方形磷酸鐵鋰電池高容量電池及鉀離子動力電池。2個項目的實施時限均是12月。
按照合同約定,上述兩個加盟項目需申請注冊屬地化公司,上市公司及屬地化企業工商關聯、繳稅關聯、主營、關鍵產能和統計關系10年內遷移富閻產業協作園區管理聯合會管轄區范疇。數據顯示,富閻產業協作產業園區由西安、渭南市兩市共建協議,位于西安市閻良區、渭南市富平縣兩個地方緊鄰地區。
現階段,保力新主要產品包括小圓柱體聚合物鋰電池,產品用途于低速電動汽車銷售市場、便攜式儲能、家庭儲能等領域。在企業看起來,與富閻產業協作園區管理聯合會簽訂合作協議合乎公司戰略規劃和經營規劃,未來公司可以利用富閻產業協作產業園區在產業配套服務項目、政策優惠、網絡資源及資金導進的大力支持,進一步擴大市場布局。
針對保力新,能否籌集到足額的項目資金是一大難題。近些年,公司凈利潤凈虧損比較大。2017年、2018年,公司凈利潤各自虧本36.84億人民幣、39.25億人民幣。2020年~2022年,公司凈利潤各自虧本1.71億人民幣、1.33億人民幣、1.87億人民幣。截止到6月30日,保力新貸幣余額1.07億人民幣。
保力新在公告中稱,項目總體項目投資金額較大,公司現階段資金狀況焦慮不安,能不能籌集足額的股本金并依據協議約定的項目建設周期內實施項目基本建設或是投產尚存在一定的可變性。根據其方案,協議簽訂后企業將先運行一期項目基本建設,資產主要來自大股東常德市新中喆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企業)(以下簡稱“新中喆項目投資”)業績補償。
保力新前身是堅瑞消防,2010年在深交所發售。早些年,企業并購沃特瑪股份進到動力鋰電池及新能源汽車領域。但這筆投資導致企業自此巨額虧損,發生經濟危機。2019年底,上市企業進到破產重組。2020年上半年度,上市企業進行破產重組,引進戰投新中喆項目投資,沃特瑪被脫離上市企業管理體系,企業也改名為保力新。
那時,新中喆項目投資做出業績承諾,保力新需要在2020年至2022年完成扣非后凈利潤不少于3億人民幣,不然需支付現金形式向上市企業補充。但上市公司在以上時限里達到的扣非后凈利潤為-5.28億人民幣。
據保力新2023年中報,企業計算出來的新中喆項目投資的盈利補償金額為8.28億人民幣。但是,新中喆項目投資明確提出,業績承諾期內受外界環境危害歸屬于企業所屬行業有關政策、經濟形勢均出現了重要不利變化,需要考慮計算出來的期內起點和現行政策、環境要素危害停產損失等作必需扣減。依照新中喆項目投資建議大致測算出的業績補償金額約為6.5億人民幣。由于雙方對補償金額存在一定矛盾,截止到8月末,新中喆項目投資僅向保力新付了5000萬余元賠償款。
保力新7月中下旬回應深交所關注函時表露,因業績補償范疇并未最終決定,與此同時相關投資項目退出、股份等資產的處置大跳水及其未尋找到適合的投資者等狀況,造成新中喆投資方面對公司業績賠償款的籌集進展大跳水?!敖刂沟疥P注函披露日,新中喆項目投資短期內暫不注意按時發放履行合同償還的水平。”公司認為。
針對業績補償進度,新聞記者11日在下午曾撥通保力新證券事務部手機,并依據對方要求發出了訪談電子郵件。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