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春節假期是觀察國內年度消費市場走勢的重要窗口。
根據文化旅游部數據中心最近的計算,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旅游人數為3.0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23.1%,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8.6%;2019年同期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73.1%。
春節期間,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成為市場亮點:當地政府重視“夜市”的特點,激發夜間消費的活力。根據數據監控,243個國家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群5212.2人,每個集群平均每晚3.06人。
《中國商業日報》記者不但注意到旅游、電影、餐飲等相關高頻指標顯示,消費活動復蘇趨勢良好。
第一,旅游數據反彈。資料顯示,2023年春節旅游高峰持續40天,從1月7日到2月15日。其中,1月7日至21日,節前春節旅游高峰15天,全國鐵路客流大幅回升,共發送10954.3名乘客,同比增長2348.6人,增長27.3%,每天發送730名乘客。
第二,電影票房大幅上升。根據華西證券的統計,截至正月初五,春節(除夕至初五)票房達到57.81億元,觀影人數達到10950.1人,春節持續5天,單日票房超過10億元。與2022年相比,今年春節票房同比增長20.3%,明顯高于2019年疫情前,但略低于2021年同期。
最后,餐飲消費的加速復蘇也是消費快速復蘇的縮影。美團數據顯示,春節前6天,全國多人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53%。其中,上海的餐飲消費最為旺盛,訂單量同比增長240%。與2022年同期相比,異地消費增長了76%。其中,三亞、成都、重慶、大理、北京等地已成為遠程客戶訂單最多的前五大城市。
1月28日,光大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文化旅游消費復蘇的強勁表現超出預期,但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的復蘇也是合理的,體現了中國經濟的靈活性和彈性?!?/p>
周茂華還強調,“由于國內防疫措施的不斷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聯合出臺了支持和促進消費的政策和措施。疫情削弱了對經濟行為的影響,釋放了文化、旅游、餐飲等服務的消費需求?!?/p>
展望未來,周茂華告訴記者:“國內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的復蘇趨勢已經確定。從整體趨勢來看,中國正處于消費升級階段,短期疫情等因素不會改變人們對文化旅游等服務業需求的改善;結合海外經驗,隨著疫情對經濟行為影響的減弱,服務業迎來了修復性復蘇,復蘇進展相對較快?!?/p>
周茂華認為,服務業復蘇有助于促進就業,改善就業市場結構,促進內部循環和消費復蘇。
周茂華還指出,“春節期間,文化旅游市場消費的強勁復蘇也與基礎設施的完善、優惠券的發放和商家的積極推廣密切相關。”
展望2023年第一季度消費趨勢,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一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第一季度消費會有一個小高峰,趨勢會有高低趨勢?!?/p>
張一群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元旦和春節對消費的影響。消費將在第一季度初保持相對強勁的趨勢,結合疫情防控政策調整開放后的初始效應。隨著第一季度中后期節日效應的減少,消費將恢復正常。一般來說,第一季度消費可以為年度經濟穩定和復蘇打下良好的基礎,進一步激發市場實體的活力和因素潛力,呈現馬太效應,促進年度消費的可持續增長?!?/p>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