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建筑業進入存量優化新周期的市場形勢下,建筑企業普遍面臨巨大的經營挑戰,如:項目量減少、設計周期縮緊、政策與業主方的要求不斷提高。企業亟需思考如何更好地創造價值,在新形勢下穩住基本盤,穿越下行周期。
重慶樞紐港標準廠房B地塊項目為二類高層公共建筑,1、2號樓總建筑面積約為2.3萬㎡,建筑高度40.45m。項目工期緊張,質量要求較高,且需保證圖模一致以支撐施工、項目管理及招商運營等多階段應用。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賽迪”)在該項目中運用國產BIM技術推進三維正向設計實踐,探索設計價值延伸和企業破局發展的新契機,致力于以技術創新助力品牌升級,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企業數字化轉型挑戰與項目應用目標
傳統EPC項目往往面臨超概風險高、設計價值不彰顯等挑戰。近年來,中冶賽迪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以期從設計階段出發推動EPC項目提質、降本、增效,但在實際推行過程中,仍面臨以下難點:
1、企業數字化轉型亟需構建三維正向設計體系,但長期以來缺少適配的BIM設計工具。
2、項目各階段數據割裂,模型無法有效傳遞,BIM價值難以提升。
3、項目管理繁瑣,各專業間協同效率低,內外部問題難以及時反饋和處理。
4、圖模一致難。
基于重慶樞紐港標準廠房B地塊項目進行國產BIM技術的創新應用與實踐探索,中冶賽迪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管理等層面致力于實現三大核心目標:
1、全專業協同正向設計創新
依托國產BIM技術的線上協同作業優勢,提高正向設計協作效率及出圖質量;通過模塊化設計助力項目提質增效,最大程度地發揮標準化設計優勢;培養設計師正向設計能力,迭代打磨可供后續項目復用的正向設計標準。
2、項目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提前規劃項目任務,實時掌握設計進度;模型、圖紙等成果文件統一管理、統一交付;碰撞問題云端記錄,解決情況實時管控,實現項目質量的統籌管理。
3、設計階段實現項目經濟性控制
設計過程中配合限額“邊畫邊算”,開展內測成本分析和限額管控,確保不超概;設計成果直接用于造價出具概算、預算清單編制,提高造價翻模效率及準確度。
二、國產BIM技術助力項目提質增效
中冶賽迪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整體需求,依托廣聯達數維設計產品,在重慶樞紐港標準廠房B地塊項目中初步構建起貫穿多階段、全專業的一體化數字設計體系,有效驗證了國產BIM技術的全流程設計和預算控制能力。
1、施工圖設計
(1)項目建模階段
1、2號樓地上部分存在標準樓層,建筑專業通過模塊功能和標準層映射功能創建一個標準層,其余相同樓層和樓棟則一鍵生成,從而大大提高建模效率。
結構專業一鍵導入計算模型,通過個性化配筋設置一鍵生成施工圖,并通過自動校審功能,快速進行規范校審,通過精準定位問題并一鍵修改,保障了結構設計的質量。
機電專業通過設備批量布置、批量連接、模塊化等功能,快速應用至標準樓層和樓棟,從而減少重復建模。此外,通過符合國標計算規則的水力計算管道大小,一鍵賦回模型提高設計質量。
(2)出圖階段
將設計院出圖標準提前內置至數維協同平臺,設計師標注后應用提前完成的視圖樣板快速調整視圖,圖紙生成時應用提前完成的導出設置一鍵導出符合院標的圖紙,實現了出圖質量和效率的雙提升。
通過模型驅動的圖紙,模型修改后圖紙聯動,提高圖紙修改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圖模一致性。
2、概預算階段
根據項目管理進度要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階段性導出土建GFC文件,造價師導入文件至造價軟件中一鍵生成算量模型,快速將項目成本反饋至設計階段,大大提高了設計算量的整體效率,同時保證了項目不超概。
設計完成后,通過設計模型一鍵生成算量模型,并基于同步生成的交付報告精準快速完善算量模型,最終生成預算文件。相較于傳統算量方式,新的算量模式不僅大幅提升算量效率(土建算量提效約45%,機電算量提效約70%),更有效減少算量誤差(平均誤差控制在1%以內),從而為項目經濟性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多維成果賦能轉型加速
1、國產BIM工具助力三維正向設計體系構建
通過國產BIM應用實踐,中冶賽迪不僅培養了一批正向設計人才,也實現了正向設計標準體系同步優化,更為企業積累了數字化資源。打通設計模型在設計-算量階段的一體化應用流程,相較于傳統算量模式,有效縮減了設計模型至預算編制的算量周期,為造價人員釋放更多組價精力,從而提高了預算準確性,也為后續EPC項目的經濟性控制提供了應用經驗、技術工具與人員能力等儲備。
2、一體化設計打破多階段數據割裂壁壘
(1)設計人員
正向設計過程中借助模型提量實現“邊畫邊算”,設計階段實時出量、及時控量,從設計源頭實現成本控制,有利于避免后期因超限反復調改方案;設計完成后,基于國標工程量計量規范復用造價計算能力,打通設計與造價評估口徑,共同促進優化。
(2)造價人員
設計模型無縫導入算量軟件,減少翻模且降偏差;直接使用設計模型進行二次補充并直接算量,避免模型提資過程因信息丟失及設計意圖理解偏差、翻模錯誤等等造成的量差,從而提升概、預算效率與準確性。
3、各專業協同管理助力項目高質量交付
設計過程中,各專業通過高效協同、綜合協調出圖,從而提前規避設計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出圖質量。通過協同平臺輕量化管理模塊,實現項目各參與方高效協作,初步達成了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目標。
四、數字化轉型前行不輟
國產BIM產品在重慶樞紐港標準廠房B地塊項目中的成功應用,有效驗證了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項目設計管理、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可行性。
未來,中冶賽迪將持續推進BIM技術在實際項目中的驗證,借助業務優勢構建一體化正向設計體系,奠定BIM技術全面應用基礎,為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建設添磚加瓦、獻力獻策。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